第449页

“越王殿下,听说洛阳风景不错,老臣还有几年活头,不若你陪老臣到洛水旁边住上几年如何?”忽然旁边的李靖开口说道。

“这,这,大将军这能行吗?”长孙无忌面色一喜,但是很快又摇了摇头,让卢承烈跟随在李靖身后学习数年之久,这样一来,这也是为卢承烈执掌军政大事有很大的好处,可惜的是,卢照辞会放心卢承烈去洛阳吗?

“洛阳新都,必须修葺一番。越王殿下去坐镇正是时候。”岑文本却笑呵呵的说道:“长孙兄是关心则乱啊!”长孙无忌闻言,脸上顿时露出一丝尴尬之色来。

“皇上驾到,百官早朝。”就在这个时候,只听见景阳钟声响起,驻守在乾清宫外的御林军将士大声呼喝道。

“陛下临朝了,我等走吧!”岑文本对卢承烈说道:“殿下,先请。”

“诸位大人,请。”卢承烈也不推辞,领先而走,诸皇子之中,在崔仁师之事后,纷纷被卢照辞下令在家思过,也只有卢承烈才有这个资格上朝议事,他不走在百官之首,何人敢走在前面呢?

第三百九十九章 吓的就是你

“陛下,臣有本奏!”刚刚上朝,卢照辞命人给李靖和诸位宣德殿大学士坐下后,其余众臣也只有站的份了。虽然以前都是坐而论道,可惜的是,上次卢照辞气愤之下,这些大臣们可就苦了,再也没有坐的机会了。

那卢照辞正准备开口说迁都的事情,忽然人群之中,一个身着浅红色官袍的官员越众而出,拜在大殿之中。卢照辞看了其方位,知道对方乃是一个御史台的人,眉头轻轻皱了皱,但是却又没有任何办法。御史风闻奏事,上至天子,下至百官都是在他的弹劾范围之内,若是昏君自然不会将这些御史们放在眼中,可是明君却是不得不听这些御史言官们对自己指手画脚的,就算对方说错了,也得加以褒奖。

每个王朝,在开朝初期的时候,开国之君都会在自己的头上加上一个紧箍咒,虽然皇权高于一切,可是面子上的事情还是要做到的。至于后来之君,有的人早就将言官们抛弃在一边了。而卢照辞正是前者,制衡,无论在什么时候,是在制衡任何一个人都是皇帝治理国家得办法,哪怕能制衡自己也是一样。

“起来说吧!”卢照辞无奈之下,只得对那御史说道。只是言语之中却是没有往日的柔和,显然是对这名御史不满,满朝文武都听的出来,可是那名御史却是没有在意,仍然面色平静,双目中更是有一种兴奋的光芒。让人很是惊讶吗,而那韦挺看的分明,这名御史正是刚才和韦思言交谈过的御史,这个时候见他走了出来,心中也微微紧张起来,这可是一个试探的好机会啊!

“陛下,臣马峰参奏大将军李靖治军不严,使的定襄之战中缴获的巨额金银大半为士兵所取,上缴国库不过是其中一二,臣以为大将军有私自收买军心之嫌疑,臣请陛下明察。”那名御史言官简直是不说则已,一说就是惊天动地,震的整个朝堂之上,一干大臣面色一阵大变,静静的望着那名御史,更是有一些人纷纷望着李靖,等待着对方的反应。

参奏李靖的折子以前不是没有,甚至有人指责李靖意图谋反都是有这种事情。可是这一切都被卢照辞压了下来。众人也都知道,李靖深的卢照辞信任,参奏李靖的奏折也就消失的无影无踪,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时候,居然还有人再次参奏李靖,私自犒赏大军,意图谋反。简直是胆大至极。

定襄之事,众人虽然有所耳闻,但是李靖总揽大军,在追击突厥大军的途中,场面混乱,多有士兵趁机捞钱的也不是没有,只是真的有那么多吗?众人以为多是以讹传讹之事,地位已经到了李靖这个程度的,哪里还需要收买军心的。这个马峰恐怕真是一个马蜂,人家都说御史能风闻奏事,那也得看看对象是何人,大将军李靖没有证据的事情,你也能风闻奏事吗?

“你叫马峰?凤州人氏,在凤州你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坐在宝座上的卢照辞看了看马峰一眼,而旁边的秦九道却是不敢怠慢,赶紧朝殿角的一个太监示意了一下,只见那名太监点了点头,退了下去,半响之后,取了一叠文书来递给了秦九道,而那秦九道不敢怠慢,赶紧将文书捧着,送到卢照辞面前,卢照辞接了过来,随手翻了一下。这才淡淡的说道。

“臣正是。”马峰神情极为惊讶,他根本猜不出来此刻卢照辞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只能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