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页

“是。”众人不敢怠慢,赶紧按照伍长的吩咐不提,过了片刻就见城墙上缓缓落下了一个吊篮,那报捷的士兵见状,是又气又怒,却又无可奈何,只得让借个同伴等候,而自己去了马匹,上了吊篮,任由对方将自己拉了上去。

“你们也真是小心,这是长安城,何人敢冒充大将军信使的,还将我当做敌人一般,哼哼,别忘记了,我可是刚从定襄战场上下来的,比你们这些杂碎要辛苦的多。”那名报捷的士兵上了城墙之后,却见数件兵器对准着自己,顿时又气又笑,不屑的说道:“就这几件兵器,哼哼,大爷我可是在战场上连砍了五个突厥人,就你们根本就不够我杀的。”

“哟,还真是从定襄战场上下来的。”那伍长听了一番,脸上顿时露出一丝亲切的笑容来,双目中尽是羡慕之色,拍着对方的肩膀说道:“倒是兄弟的不是了,只是我等身负皇命,不得不如此,还请见谅。这样,由我亲自陪同你去朱雀门。如何?”

“这还差不多。”报捷的士兵这才点了点,急忙说道:“快点,快点。陛下恐怕都已经等急了。哼哼,若非你如此阻拦,陛下这个时候早就见到陛下了。”

“嘿嘿,是,是。”伍长不敢得罪此人,赶紧赔罪道:“这倒是,快点走吧!”说着自己也情不自禁的催促起来。那名报捷士兵不敢怠慢,赶紧下了城墙,又朝朱雀门飞奔而去。

乾清宫内,卢照辞斜躺在床榻之上,面前的几案上摆放着数十卷奏本,明亮的烛光照耀下,卢照辞眉头紧皱,脸上隐隐有不决之色。在殿角,秦九道不时的打着瞌睡,但是却因为是站着的,哪里睡的安稳,连声音都不敢胡乱发出来。

“秦九道,看看外面是什么人,这个时候敢在那里打扰朕休息。”忽然,睡榻上的卢照辞睁开双眼,对殿角的秦九道冷哼道。

“啊有人吗?是谁这么大胆?”秦九道听到卢照辞的冷哼之声,身上的一点睡意顿时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赶紧睁开朦胧的双眼,推来厚重的殿门,朝外望去,却见远处一道火红呼啸而来,火龙之中,欢呼声不断。

“定襄捷报,定襄捷报。”

秦九道在大殿外的滴水檐上都能听的到对方的欢呼声,不由的面色一变,紧张的望着卢照辞,用惊喜的声音大声说道:“陛下,是捷报,是定襄捷报啊!”

“朕听见了。”卢照辞声音平静,仿佛这一切都是意料之中的一样,但是嘴角的一丝抽动,却是说明了此刻他心中的激动之情。

“陛下,定襄捷报。末将奉大将军之命前来报捷。”就在这个时候,一骑飞奔而来,直到那台阶之下,从马上滚了下来,双手捧上捷报,大声的怒喝道。在他的身后,火龙都一一滚落马下,大声的欢呼着。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命,昭告长安城,昭告天下。”

卢照辞压住了心中的激动,使的自己声音更加的平静,更加的自然,但是在一边的秦九道却能清楚的感觉到这声音中的一丝颤抖,连带着他自己也变的激动起来。十数年来,自从隋炀帝继位以来,穷奢极欲,天下为之大乱之后,中原群雄争霸,草原上的突厥民族却是趁机崛起,不断的进攻中原,在中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就是卢照辞夺取皇位之后,形势也是如此,并没有多少的好转。但是如今有了卢照辞,数年来,积蓄力量,终于与突厥人决战定襄,一举击溃突厥人的数十万骑兵,奠定了北疆数十年的和平,这一切都是卢照辞十数年辛苦所得,卢照辞心中岂有不激动的道理。

莫说是卢照辞激动了,当卢照辞的圣旨下达之后,那些御林军卫士们纷纷将消息传遍了整个长安城,瞬间长安城都沸腾了,各个坊门都被打开,宵禁也已经解除了,长安城内顿时陷入欢乐的海洋之中。当年颉利可汗领着十数万的突厥骑兵通过陇山小道攻入长安,沿途的武功、扶风等县都被攻破,兵临长安城下,大唐百姓猝不及防,沿途之中死伤无数,也不知道有多少的汉人被杀,被俘虏。而长安城年久失修,长安城内的百姓终日惶惶,生怕突厥人攻破了长安城,最后幸亏卢照辞行诈字诀使的颉利退走,但是长安城的府库也因此被掏空了。这个奇耻大辱一直让长安城铭记在心,这下大唐取得了最终的胜利,突厥终于被击败了,北疆也安稳了。对当年之事记忆犹新的长安城的百姓们如何不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