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页

“仁师,殿下乃是陛下亲自册封的太子,日后自然是皇上,何时登基也不必那么着急,但是陛下此刻身在险境,不知道何时能回长安,有一点太子殿下必须做到。”崔宏道不满的瞪了崔仁师一眼,淡淡的说道:“那就是与百官之间的联系,殿下这个时候要主动召见百官,以安抚人心,使朝廷能正常运转,想必等皇上归来之后,见到这种情况,心中肯定对殿下很是满意的。”

“不错,这点倒是很重要,臣以为殿下当马上进行,上至岑文本、房玄龄等人,下至员外郎等等官吏,长安城内所有的官员,殿下都一一接见,一一勉励。”崔仁师双眼一亮,扫了崔宏道一眼,瞬间他就明白了崔宏道的意思,这哪里是为了稳定民心,维持帝国的正常运转,其实在这个帝国之中,就算是没有卢承祖这个太子存在,就靠宣德殿内的几位大臣,整个帝国也是可以正常运转的。崔宏道之所以让卢承祖召见官员,其主要目的就是借的机会拉拢整个长安的官员,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卢照辞身后之事做准备,还是为了那张椅子而努力。所谓的安定民心也不过是个借口而已。只是这二人欺负卢承祖并不懂这些而已。

“国丈所言甚是。”果然卢承祖并没有察觉到这其中的问题,稚嫩的脸孔上露出一丝笑容来,说道:“孤回头就开始召见这些官员们,免得他们因为父皇不在长安,而胡乱猜想,使的朝廷之事不能正常运转,耽误了政事。”

“殿下聪慧。”崔宏道和崔仁师二人相互望了一眼,嘴角露出一丝笑容来。

“好了,就这样吧,你们先退下吧!”卢承祖一见事情已经得到圆满的解决,心情也顿时舒畅了许多,自然是不想再与崔宏道二人说话,挥了挥手,就让二人离开。

“臣等告退。”崔宏道也不停留,就拱了拱手,与崔仁师二人告辞而去。

“叔父,你说陛下这次能逃的了吗?颉利的数十万大军已经定襄围的水泄不通。”崔晔在一边小心翼翼地说道:“李靖大将军的计策虽然是好的,可是根本就没有将陛下的安全放在心上,以偏师来牵制颉利,一旦让颉利明白这其中的事情,颉利必定会发动全力攻下定襄,然后回师草原,这样一来,不但大将军不能建功,更为重要的是,陛下的安全也将不保。”

崔宏道闻言双目一闪,与崔仁师二人对视了一眼,好半响,那崔仁师才接过话来,说道:“大将军既然是这么说的,那自然是有这个把握的。他用兵如神,不是一般人可以与之比拟的。陛下虽然身处险境,但是身边到底还有数万大军,薛仁贵勇不可挡,陛下更是如霸王再世,两人联手,颉利必定不是他的对手,所以对陛下的安全是不容置疑的。”

“陛下吉人天相,自然是不会有事的。”崔晔点了点头。

“好了,这件事情就不必说了。”崔宏道皱着眉头打断两人的谈话,说道:“晔儿,你就留在东宫吧这个时候,长安城内的那些王子们恐怕不会就这样甘心让太子继承皇位的,这些人为了那张椅子无所不用,你在此要小心保护太子的安全,不能让太子殿下有一点闪失,否则,就算赔上我崔氏整族的性命也难以挽回损失,知道了吗?”崔宏道面色凝重,死死的望着崔晔。

“末将领命。”崔晔闻言一愣,但是还是拱手应了下来。在崔仁师的催促下,这才离开了两人,去护卫东宫不提。

“崔晔的话,你也听见了,你认为如何是好?”好半响,崔宏道才轻轻的问道:“大将军兵出塞北,凉王救援陛下,虽然险是险了一点,但也是一招好棋,加上卢照辞在定襄城内,弄不好还能让他反败为胜也不可知。若是这样,到时候,不但能使卢照辞反败为胜,甚至就是颉利也是损兵折将,最为重要的是,我们的谋划也要变动了。”

“叔父所言甚是,所以说,绝对不能让卢照辞活着回来。”崔仁师咬牙切齿地说道:“他一旦回来,按照他的年纪,恐怕等我们死了之后,他还在那张椅子上坐着,他的新政会继续影响到关东,影响到我们崔氏。数十年之后,恐怕再也没有关东崔氏,甚至关东世家这个称呼了。而就是李靖这次也要借机除掉。有他在,我们的计划也难以实现。以前侄儿还担心如何除掉李靖,不过这次他自己给了我们一个绝好的机会。居然想实施这种计划,简直是将自己的性命放在刀尖上,真是不想再活了。嘿嘿,只要卢照辞一死,他李靖也会因为此事而被斩首。甚至房玄龄、杜如晦等人都要牵连在其中。如此一来,整个朝廷就会空出很多的位置,这些位置正好由我们的人填补。”

“你说的不错,这可是一个天大的机会,是不能错过。”崔宏道兴致勃勃的说道:“马上派人将李靖的计划传到草原上去,我倒要看看他李靖有什么本领去打赢这场战争,如何能将陛下挽救出来,如何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反正已经做过了第一次,这次做第二次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崔仁师也点了点头说道:“侄儿这就派人秘密将此事传与颉利,让他早做准备。”

“好,不过,千万不能让其他人发现到了。秦九道的锦衣卫可不是吃素的。”崔宏道面色阴冷,淡淡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