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页

“那些军中将校都已经到了武学了吗?”卢照辞点了点头,又对身边的秦九道问道。

“回陛下的话,都已经到齐了,当初上奏章上的那些人也都赶了过来,都已经住进武学中去了。”秦九道小心翼翼地说道。

“住进去了就好。”卢照辞双目中闪烁着一丝阴霾来,冷哼道:“朕明日要去武学,告诉凉王,让他派左翊卫大军去武学,护卫武学左右,不准放一个人进去。尤其是向终南山方向,必须每个路口都有人把守,不得有丝毫的漏洞。若是有任何的异样,就告诉他,朕让他以后再也没有仗可打。”

“是!”秦九道打了一个寒战,跟随卢照辞甚久,他能从其中听出点杀气来。显然这道圣旨之中,有着其他的含义,只是这不是他所关心的,他只是一个内侍而已,一个去了势的小人物,只能忠于当今天子,至于其他的人的死活关他什么事情。旁边的胡成更是眼观鼻,鼻观心,好像刚才根本就没有听到什么似的。这些东西离他还是很遥远的。什么时候,等他入了宣德殿,这些东西才是他要关心的,现在,还是关心眼前的局势为好。

第三百零四章 下套

终南山武学,其前称就是左翊卫随军武学。乃是卢照辞担任左翊卫大将军时所设立的武学,秦勇等大将都是在那个时候跟随卢照辞左右的。这行军打仗的本领本事传儿不传女的,或者是传给得意弟子的,更不用说军中将领与自己根本没有任何的关系的。这些东西在世家之中,都是不密之传。当初卢照辞在军中开办武学,收录三十名弟子的时候,满朝文武包括李渊在内都认为卢照辞是吃饱着撑着,根本是没有加以重视,但是这武学发展到了今日,这些世家大族们终于感觉到武学的厉害了。就像旁边的书院一样,为大唐,为卢照辞培养了无数的人才,使的在建国的初期阶段,根本不用担心人才的不够,这与历史中大唐也是不一样的,因为卢照辞手中有人,所以不像历史中那样,过于依靠世家子弟来统治天下。这武学也是一样,看看,这些武学学子对他们的山长忠心耿耿,与那些世家子不同。虽然有足够的才能和知识,但是却不是忠于帝国的。

这一日终南山武学之中,肃穆而庄严,一大早,就见左翊卫大军遍布武学各处交通要害,将武学围的一个水泄不通,但是武学中的学子们并没有任何的紧张,反而更加的兴奋不已,因为今日就是他们的毕业的日子,过了今日,他们就会指挥着千军万马,驰骋疆场,跃马河山,为大唐开疆扩土。

而就在昨夜,大唐数百位都尉、校尉、郎将级别的军官都已经到达武学之中,说是来参加庆典的。只是这些军官显然是看不上武学中的学子的,看着学子的目光中都是充斥着鄙视的神情。到底是不是世家出身的,虽然也在武学之中,日后也是大唐军队中杰出人才,但是与那些老牌世家不同。

“苏童看见了吗?就那个年轻人,听说已经泾源军中郎将,听说是我大唐最年轻的郎将。”这个时候,一队武学学子朝大广场走过,忽然人群之中,有人指着远处的武将,对走在前列的苏童说道。

“哦,郎将?”苏童嘴角露出一丝讥讽之色来。冷笑道:“那是何人家的子弟,没有经过武学熏陶也能成为郎将?汪世荣,你知道吗?”

“听说是范阳卢氏的,与山长是同一个祖宗的。”那个叫做汪世荣皱着眉头说道:“好像是叫做卢摩诃的人。听说是个射箭高手,能一箭双雕的人物。”

“哼,那你且说说他有何战功?”苏童嘴角的不屑之色更浓了。虽然那个叫卢摩诃的全身披着盔甲,但是从他那英俊的脸孔上,可以清晰的看见一丝抹粉的痕迹,显然是向往东晋时期文士的风范,这种人物也是射箭的高手?苏童打死他也不相信。

“呵呵!你们就是这次武学即将毕业的学子?”显然卢摩诃也注意到了这队学子们,看着他们身上所穿的黑色明光铠,上面并没有任何的配件,腰间也没有佩剑,就知道这些人是即将被毕业的学子,当下笑呵呵的迎了上来,说道:“诸位都是帝国的英才,这次庆典之后,必定会奔赴全国各地,入各地府兵中,若是诸位有兴趣的话,可以来我泾源军。本将一定会重用。虽然郎将不大可能,但是安排一两个校尉也是可以的,我泾源军安排不下,可以去荥阳军都可以,本将倒是认识几位将军,到时候,诸位但有所求,可以来找本将。”卢摩诃神情和蔼,根本没有任何世家子的得意模样,倒是让人有不少的好感,人群之中,倒是有不少的学子有了意动。

“哈哈,多谢卢将军了,不过我们武学学子乃是陛下的弟子,归属总参谋部管辖,若是如此入将军麾下,那又将总参谋部放在什么地方呢?”苏童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淡淡的说道:“我们是帝国的学子,帝国能让我们去哪里,就是去哪里。这点恐怕就是将军也管不到的吧!”

“这位是?”卢摩诃闻言俊脸上眉头皱了皱,扫了苏童一眼,淡淡的问道。

“苏童。”苏童面对卢摩诃,脸上并没有任何的畏惧之色,拱了拱手说道:“不知道将军有何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