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页

“呵呵,岑大人言之有理。”长孙无忌心中一动,赶紧说道。王珪到底是一个特殊的人物,他要是加入朝廷,这显然是代表着太原王氏向朝廷的妥协。这是接受还是不接受,都不是岑文本等人能够决定的,那是需要卢照辞亲自作出决定的。若是不接受,那该用什么方式来处置太原王氏,若是接受的话,这一个小小的法曹是不是太小了。这些等等的问题都是需要考虑和决定的。

崔仁师双眼一转,顿时笑道:“太原王氏此举才是符合世家生存法则,只有融入朝廷之中,他太原王氏才有可能发展和壮大,否则,不过十数年过后,太原王氏也与河东裴氏一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崔大人的意思是说,这样太原王氏应该回到朝廷之中来了?”长孙无忌心中一动。

“呵呵,这都是为陛下效力,既然王珪如此忠心爱国,让他去刑部担任一个侍郎也是可以的。”崔仁师毫不犹豫地说道。

“刑部侍郎?”岑文本等人闻言心中一惊,望着崔仁师,这关东世家和关陇世家本就是仇敌,当年王珪不止一次的坏了关东世家的事,没想到这个时候。崔仁师不但支持王珪入朝,更想让他做刑部侍郎。这一向心胸狭小的崔仁师什么时候这么大方了。众人心中一动,但是很快就想清楚这其中的问题了。无他,就是要分裂关陇世家,让他们不能联合起来,对付关东世家而已。要知道如今的关陇世家大多都聚集在韦挺麾下,使的韦挺在宣德殿内的权威有所增加,毕竟他的身后站了关陇世家,但是若是此刻加入了一个王珪,就是搅屎棍,让隐隐有捆绑成一团的关陇世家,这次再次分裂成两部分,从而能间接的壮大关东世家的力量。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刑部侍郎的位置是崔仁师推荐的,日后王珪会对崔仁师感恩戴德,就算不能为其所用,但是也能分了韦挺的权力。

“不错,正是刑部侍郎。”崔仁师想也不想地就说道:“好歹他也是名门望族之后,若是就赏给他一个普通的刑部官员,如何能行,依下官的意思,就请陛下他刑部右侍郎。想那韦大人平日又要在宣德殿当值,他精力也是有限度的,以后刑部多上一个人,想来他也能轻松了不少。诸位以为如何?”

“如此也罢!到底也是名门之后,我们走吧!”岑文本想了想,还是点了点头。王氏有郡望,虽然离开朝廷多年,但是不得不承认。它还能影响到许多人,若是让王珪这个堂堂的太原王氏的家主就做一个法曹,恐怕在朝廷内外也会引起一阵轩然大波的,既然如此,还不如授予他一个高官厚禄,就是让他当个清贵的官员也是好的。但是话又说回来了,什么都行,这让他主持刑部之事却是不行的,想当年李氏倒台的时候,王珪也跟着后面倒霉了,朝廷之中,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落井下石,对王氏进行打压,双方都结下了大仇,一旦让他主掌刑部,恐怕昔日的那些官员都会夜不能寐,整日的都处在担惊受怕之中。这个崔仁师枉为当朝国舅,宣德殿重臣,为了分韦挺的权,居然让王珪来支持刑部,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岑文本一边想,一边领着众臣朝宣室而去。

“臣等拜见陛下。”宣室内,卢照辞正在处理着朝政。一边的秦九道小心翼翼的服侍在一边,不敢说话。

“都坐吧!”卢照辞头也没有抬,只是用朱笔点了点周围,只见大殿内摆着七张锦凳,正是让辅政的七大重臣坐的。

“陛下。韦挺大人保举太原王珪做刑部法曹,臣等不敢擅自做主,所以前来拜见陛下。还请陛下乾纲独断。”岑文本将奏章递了上来,秦九道赶紧接了过来,恭恭敬敬的递了上去。

“王珪?怎么这个太原王也不甘寂寞了,想出来为官了?还找了韦挺?”卢照辞抬起头来,笑呵呵的望着众人说道。

“陛下。这个王珪倒不是耐不住寂寞,而是无奈才如此,想象,他太原王氏离开朝廷已经有数年之久了,若是再不屈从于陛下,恐怕不久之后,天下世家之中,就没有他太原王氏的位置了。”崔仁师在一边冷笑道。脸上更是一脸的幸灾乐祸的神情。

“崔卿说的极是。”卢照辞点了点头,想了想,望着众人说道:“你们且说说,王珪能让他入朝吗?”

“臣认为可以。”崔仁师迫不及待的说道:“太原王氏虽然当年曾经追随李氏,但是如今毕竟是陛下当政,太原王也是郡望,在关陇世家之中,也是排的上号的,以前,此人并没有求助于众人,朝廷自然可以不把他放在心上,只是如今,他已经主动向陛下服软,若是陛下再不允许他入朝为官,恐怕就会引起天下人说闲话的。臣还认为,一个区区法曹,并不能彰显陛下的博大胸怀,并不能向世人表现陛下对人才的渴望,臣认为,授予王珪刑部侍郎之职,想韦挺韦大人乃是宣德殿重臣,平日朝中之事甚多,牵扯了他许多精力,臣以为,就让王珪主持刑部之事就可以了。”

“陛下,臣认为不妥。”岑文本赶紧说道:“王珪当初本就有附逆的嫌疑,无论是隆武皇帝或者说裴氏逆反之事,或多或少的都与王珪有关系,陛下仁慈泽被天下,饶了他的性命。已经是很了不得的事情了,此刻他想入朝为官,也不是不可以,毕竟,王珪此人还是有点才能的,辅佐李氏入主中原,也是有一定功劳的,让他入朝为官,也确实能彰显陛下的气度。但是一开始就让王珪做刑部侍郎,还主持刑部之事,是不是太过早了一点。”

“陛下,这刑部侍郎的位置先留着,若是王珪在刑部任上,确实是忠心为国,存在着报效朝廷之主,待日后他立功之后,再让他做刑部侍郎就可以了。”长孙无忌出言说道:“这样一来,也不会让刑部的那些人不服,维持朝廷公平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