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页

“臣不敢,臣不敢。”韦挺吓的面色苍白,所实在的,他言下之意就是如此,要知道,世间勇猛如卢照英的本就稀少,像宗室子弟,因为是皇家的缘故,享受了无穷无尽的荣华富贵,几代之后,哪里还有先祖当年创业时期的精神了,莫说武勇如卢照英,就是血气如卢照英也是很少的。

“起来吧!”卢照辞淡淡的说道:“就是民间也有富不过三代之说,更何况帝王之家,数十年,或者百年之后,宗室子弟早就过惯了富贵的日子,又有多少个人如同光武帝刘秀那样的子弟,能记得起先祖是如何的披荆斩棘,创下如今的江山帝业,更不用提日后还有宗室弟子奋战疆场了。看看,前隋时期的炀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前隋建国才多久,就败在杨广手中了。韦卿说的虽然很难听,但是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起来吧!”

“臣谢过陛下。”韦挺吓的面色苍白,赶紧谢过卢照辞,悄悄的退到了众人之末,哪里还有心思寻找军事改革中的漏洞,刚刚能保住一条性命就很不错了。

“朕当年设立了总参谋部,以大将军李靖作为辅助朕的。多年以来,大将军在闲暇之时,编著了一本书,叫做步兵操典,还有一部书叫做骑兵操典的。今日朕就带来了,传给你们看看。”说着卢照辞拍了拍手,就见秦九道领着几个太监,手中捧着一张托盘,托盘上放着几本书,还能清晰的闻到其中的一股油墨香气。

“你们看看。”卢照辞指着那几本书说道。众大臣不敢怠慢,赶紧取了过来,仔细的翻了翻,却见上面详细写着怎么训练,怎么扎营,还有指挥用的各种旗号,仔细看了看,虽然写的很是详细,也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是却是让人看的懂,统一的操作典范,可以说,按照这样的操作典范,确实能训练出一支精兵来,使的全国的军队都能成一个样子,当然,这也就是有了精兵的基础而已,若是想要成为一支精兵的话,那还是要经过战场战火的洗礼的,还要有名将的调教,才能快速的成为一支精锐的军队。

“掌握军队训练的最多不过是一个校尉,而统兵的大将却是由朝廷指派。将不专兵,兵无常将,有了这个统一的操作典范,使他们经常训练,使他们有个成为精兵的基础,只要战争来临,不过一个月就能让这些士兵适应一个将领的作战方法,而那些将领们也能在短时间内,熟悉自己麾下的士兵,这样就能快速的形成战斗力。诸位爱卿,恐怕这形成战斗力的时间,不会在那些府兵聚集时间之上吧!”卢照辞笑呵呵的说道。

卢照辞此举是借鉴宋朝皇帝的经验的,但是却有不同于宋朝。宋朝为了防止将领专兵,所以制定了将不专兵,兵不专将的局面,使的将领和士兵相互脱离,相互不熟悉,这样就形成了不了私人军队,避免了割据的存在,那些军队实际上都是掌握在底层将领的手中,根本就没有作乱的可能,而卢照辞的所作所为虽然与这点相同,但是也有他的独到之处,那就是不干扰将领的作战方略,并且全国的军队,操练方法实际上都是大同小异,将领只要熟悉了一段时间之后,指挥起来,并没有太大的困难。待战争结束之后,又收回军权,或者调离领军大将,这样就不会有将领专权的可能性了。

“听说我军军中有的将领为了剥夺那些底层将士身上的财物,对士兵多加以殴打,更有甚者有将其打死,然后吞并其财物的现象,嘿嘿,如今,我军乃是常备军,将士身上的一切都是朝廷所发,军中纪律严明,看那些恶毒的将领如何盘剥低层士兵。”卢照辞双目中闪烁着一丝阴冷来。

岑文本等人将手中的书本看了看,脸上都露出一丝莫名之色来,什么事情都被卢照辞想清楚,连为了避免有些将领有尾大不掉之势的事情都想清楚,那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处理不了的呢?众人却是将眼睛望岑文本望了过去,就是长孙无忌也是若有如无的扫了岑文本一眼,如今众人都已经出手,各种借口都已经找了出来,但是都没有打动卢照辞,贞观天子显然已经打定主意要实行军事改革了,以延续他卢氏江山。

“陛下雄才大略,能平定天下,击败突厥,就是因为麾下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有了这支强大的军队,才有了今日,可以想象,陛下日后还要征伐西域,平定高句丽,甚至新罗,这些都是需要强大的军队,所以陛下提出的设立常备军的想法就是依照此而来。”岑文本稍稍组织了一下语言,又说道:“陛下,不知道您算过了没有,设立常备军要需要多少的银钱,每年都需要大量的银钱支撑着这支强大的军队,朝廷每年赋税是有限度的,所耗有甚多,又要支持这么一支庞大的军队,陛下,这将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天长日久,臣恐怕随着士兵的增多,朝廷所耗甚糜,就是户部也会支撑不起啊!还请陛下明察。”

众人闻言双眼一亮,果然不愧是本朝第一智者,一下子就说到了点子上,这设立这么一支庞大的常备军,是需要银钱的,可是朝中没钱,没钱看看你陛下如何设立常备军。众人一时间都松了一口气,脸上也露出一丝笑意来。

第二百八十六章 君臣相悖

这常备军可与府兵不同。府兵消耗朝廷的钱粮实际上并没有多少,都是百姓自备兵器战马,甚至连干粮等等也都是自己准备的,可是常备军却是不一样。它是要花费朝廷大量的钱财和精力的。一个常备士兵每日的消耗相当于三个府兵的消耗,制式套装、制式兵器等等都是朝廷的事情,粮草、薪俸等等也都是从户部所出。更为重要的是,听着卢照辞的口气,这支常备军的数量还不是仅仅是几万人,而是几十万之多,这么多的士兵,朝廷拿什么东西去养活他们呢?

岑文本在心中也许并不真正的反对建立常备军,但是建立常备军所耗费的银钱就是如同一座大山一样压在岑文本为首的内阁身上,这日后要增加多少的支出。岑文本是卢照辞手下的第一谋臣,此事日后还是要落到他头上的。所以就算别人不说话,他也不得不出头。

“国无军则不强,无军则国弱。”卢照辞淡淡的说道:“朕是个开国之君,当建立万世功业,一切规矩从朕开始,这是不容改变,军事改革不能改也得改,哼哼。朕就不相信,朝廷之中,增加了几十万常备军,削除那些不中用的,对战争并没有什么作用的府兵,就会影响朝廷的收入。哼哼,若是没钱,朕就领着那些常备军去打仗,去抢劫,朕就不相信,偌大的大唐就养活不了几十万常备军。”卢照辞声音越来越大,脸色也越来越严厉,双目中闪烁着凛凛含威,在一干大臣脸上扫过,岑文本等人吓的面色苍白,脑袋深深低了下来,再也不敢看着卢照辞。

“我皇兄披星戴月,历经千辛万苦才创下了这个偌大的江山,其雄心,其魄力古往今来有何人能够与之相比拟的。如今大唐创立才多少年,就有了这么多的腐朽规矩,哼哼!建立常备军就是为振兴大唐,让四夷宾服,成就千古帝业,你们不想着怎么去武装数十万的常备军,却想着,应不应该建立这支强大的常备军。听说诸位都是我大唐的英才。按照道理,都是人中豪杰,怎么就只想着逃避责任,而不去主动揽上责任呢?为陛下分忧呢?”一边的卢照英早就被众人的言语给吸引过去,这个时候,他才知道为什么卢照辞这个时候要将自己拉了过来。常备军数十万,莫说统领这样的军队,就是训练出这样的一批军队,也是一件相当愉快的事情。卢照英那埋藏了许久的雄心壮志,在这一瞬间也被爆发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