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页

在历史中,玄宗皇帝时期有安禄山造反之事,一方面固然是因为节度使权力过大,拥有军权、财权、人事权外,还有一点就是这些人的忠君意识不强。节度使在玄宗皇帝初年的时候就有,但是为什么没有人起兵造反呢!看看,当年当过节度使的是些什么人,张说等等,这些人脑海里都是有忠君之念的。然后中央控制财权、人权,这些人如何能造反。再看看后来,担任节度使的是些什么人,安禄山、哥舒翰等等,都是一些异族将军,这些将军生性鄙薄,或许在军事上有所建树,但是到底是没有受到系统的儒家思想的影响,所以脑海中忠君意识是相当的浅薄,所以到了后来,只要时机到了,就会兴兵造反。

也许,卢照辞的这种方法是有缺陷的,也许并不能杜绝手下将领兴兵造反的可能,但是也必须要将这种可能性降到最低点。

“那是自然。”李靖想也不想地就说道:“陛下,作为一名领兵将领,不但要知道怎么去打仗,更为重要的是要知道怎么样去做人,怎么样去效忠陛下,效忠朝廷,这些都是兵法上学不到的,更为重要的是,只有吸收各种知识,才能领悟到真正的用兵之道。成为一个合格的统帅。”李靖并没有详细的解释卢照辞让薛仁贵进入终南书院的主要原因,对于卢照辞的心思也是轻轻带过的,但是却又能让卢照辞能听的清楚他自己所能表达的意思。这才是最关键的地方。卢照辞点了点头,不愧是大将军,历史上有名的家伙,自己不过是随口一说,李靖就能知道自己最根本的含义。

“臣明日就去书院报道。”薛仁贵虽然心中不明白,为什么一个武将在武学即将毕业的时候,还要去终南书院中呆上一年,但是此事既然是卢照辞吩咐,而且还得到李靖的赞许,薛仁贵就不得不对此事重视起来。

“薛卿,你刚才在大厅里的一番言论,让朕很是惊讶,虽然你如今没有出将入相,但是考虑的问题已经超出你现在的职位所在了。朕很是欣慰。”卢照辞笑呵呵的说道。说实话,薛仁贵考虑的问题是过早了,但是却又是一个长期的问题,让卢照辞不的不考虑。不可否认,在短时间内,薛仁贵所讲的问题并不是问题,这个时候,军功至上,那些小地主等等都希望加入大唐军队之中,博取一个好的出身,府兵还是对很多人有着很强大的吸引力的,但是以后呢!当土地兼并严重,勋官越来越多,朝廷赏赐的土地不够的时候,还有人来当兵吗?连卢照辞自己都没有把握。这就会出现薛仁贵所讲的情况了。

第二百八十三章 职业军队的设想

“陛下,臣出言无状。还请陛下恕罪。”薛仁贵闻言,面色一变,赶紧拜了下来。他虽然很有才能,但是到底是第一次见当今天子,心中极为紧张,听着卢照辞的言语,自然不敢放肆了。

“不,你说的很是有道理。”卢照辞摆了摆手,笑道:“也许,在两三十年,你说的这种情况不会出现,但是在两三十年后,这种情况或许就要出现了。你是未雨绸缪,朕也不能不考虑这件事情啊!所以说你是有功劳的。大将军,薛仁贵如今官居何职?”

“伯长之职。”李靖脸上露出一丝喜色,卢照辞问这话,显然是想封赏薛仁贵的了。李靖虽然自己对官职大小并不在乎,但是并不代表着他对薛仁贵官职大小的不在乎,要知道,薛仁贵此人乃是李靖的弟子,重点培养对象。如今他自己年纪大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去见阎王,日后大唐军中的将领,就靠下一代来支撑了,而这其中,秦勇、祖明等人都是已经逐渐长大,但是那是卢照辞的弟子,并不是他李靖的弟子,而这眼前的薛仁贵乃是他李靖的弟子。哪个有做师傅的不希望自己的弟子健康成长呢!如今就是一个机会。只可惜的是,李靖办事公正,不会因为薛仁贵乃是自己的弟子而私加官职的。可是这官职要是天子授予那就不一样了,其所含的分量远在李靖之上。由不得李靖不高兴的。

“伯长之职如何能配得上薛卿的才能。靖兄,你这就不对了啊!你是他的老师,到头来,这个官职却需要朕来为他操心。”卢照辞深深的望了李靖一眼。知进退,又忠心的官员已经很少了。

“官职乃是朝廷公器,岂能私下授予。仁贵虽然是臣的弟子,但是却是陛下的臣子。臣不敢僭越。”李靖正容说道。

“哈哈,这个朕知道了,靖兄不必如此紧张。靖兄啊,靖兄啊!哎!”卢照辞叹了口气,指着李靖说道:“薛仁贵,你先做个游击将军吧!待他日你立功之后,朕在做升赏,凭你的才能,就是做个怀化大将军都是可以的,只是这个官职还是慢慢来吧!”

“仁贵还不谢过陛下圣恩。”李靖双眼一亮,这个游击将军不过是一个从五品下的将军。在长安城中根本就不算什么,但是对薛仁贵来说,却是意义重大。不但从一个小小的伯长直接跳到将军这个行列,更为重要的是,他已经有独自领军的权力了。只要机会合适,向剿匪等等容易立功的事情都会落到薛仁贵的头上,这样一来,立功的机会就是大大,恐怕不久之后,薛仁贵就会成为秦勇一般的人物了。

“臣叩谢陛下天恩。”薛仁贵一下子被这个消息所惊呆了,一个伯长不过是在一瞬间就成了一个将军了,这个跳跃的速度是何等之快啊!就是薛仁贵也一下子也不能接受,谢过之后,就忐忑不安的望着李靖。

“薛仁贵,你莫要以为因为老夫的存在,所以陛下就特许进你做了将军,陛下用人,是量才而用,若你不是个人才,就是太子殿下举荐也是没有任何用处的。”李靖看出了薛仁贵心中的担心,当下笑呵呵的解释道:“你如今虽然贵为将军了。但是一定要记住,忠于陛下,忠于大唐,要为陛下效命,为陛下开疆扩土,恪守人臣之道,否则的话,无论是用兵是多么的厉害,老夫都要将你逐出门墙,亲手取你的性命,你可记住了。”李靖讲到最后的时候,双目如电,虎目生威,死死的望着薛仁贵。

“弟子谨遵老师教诲。”薛仁贵赶紧跪倒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