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页

大将军府,卢照辞坐了首位,其余诸如李靖、岑文本等人都小心翼翼的伺候在一边,众人所讨论正是关于是先解决颉利还是先解决西突厥的事情。只是这个时候,众人都将眼睛望着李靖,显然都是希望得到对方的支持。就是卢照辞也望着自己麾下的第一名将,他要看看自己的这位名将在这个时候如何做出抉择来。

“陛下,臣想请问几位大人一些问题,还请陛下允许。”李靖摸了摸下巴下的花白胡须,双目一睁,精光闪烁,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却不见有任何的苍老之色来。声音如雷,面色红润,精气神丝毫不下在座的几位大臣。

“准,哈哈,大将军尽管问。”卢照辞一愣,顿时哈哈大笑。有此一句话,就能表明,眼前的这位大将军还是当初的那位大将军,丝毫不会因为众人之间的算计而有任何改变,他仍然是站在帝国大局的立场之上。

“岑大人,户部中粮草还能支撑朝廷大军长驱直入草原,寻找颉利主力作战的吗?”李靖淡淡的问道。

“回大将军的话,今年要是再出塞的,可供给五万骑兵出塞进攻突厥,若是等到明年秋粮收上来之后,足够三十万大军出击突厥的。”岑文本想了想,不敢隐瞒,赶紧说道。

“崔大人,大军出塞,军需粮草都要用牛车、马车运输粮草,这些事情多长时间能准备好?”李靖又问道。

“半年时间可以到位。”崔仁师闻言心中一喜,赶紧问道。

“若是我朝两边同时出击的话,朝中军需粮草能否支撑的了。”李靖又朝房玄龄问道。

“恐怕不能。西域路途遥远,所耗甚大,更为重要的是西域屯田刚刚开始,要想取得成绩的话,恐怕也要等到明年。”房玄龄赶紧说道。

“陛下,若是按照秦勇将军进军的速度,恐怕明年就能打下半个西域了。但是老臣以为,突厥之事,当以速行。我朝只要平定了突厥,就能从容抽出手来,兵分两路,扫平西突厥加上西域。”李靖拱手说道:“陛下,老臣建议,如今对突利仅仅是只能支援一些兵马器械而已,让他和颉利进行厮杀,待明年的时候,我军当从速出击,横扫整个草原。臣听说,那个勃帖这个时候,正在与我朝进行和谈,嘿嘿,陛下可以借着机会,让他们明白,朝廷短时间内注意力都是放在西域,让颉利放心大胆的与突利争夺草原霸主的地位,等到明年他们打的差不多的时候,就轮到陛下动手了。”

“陛下,臣以为大将军之言可行。”崔仁师赶紧说道:“陛下一边以和亲之策安抚突利,使他安心与颉利进行决战,一边迷惑勃帖,尽早结束和谈,然后佯装向西域进行集结重兵,那颉利必定会以为我朝将注意力尽数集中在西域,加上突利实力大增,他就不得不与突利进行决战。这样一来,我朝就能坐山观虎斗,待时机一旦成熟,就出兵草原,连带着突利都给灭了。一举将草原纳入大唐的版图之中。”

“大将军以为如何?”卢照辞脑海里转动了片刻,思索着历史上的记载,那西突厥确实是在东突厥战败之后,主动投降的。

“臣以为可行。”李靖想也不想地就点了点头说道。他在朝中的位置十分特殊,更何况,他的位置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了,他已经老了,人也失去了年轻时期的激情了,所谓的争权夺利之心早就没有了。他只想着在有生之年能够平定草原,建功立业,至于其他的与他没有任何的关系。

“好。”卢照辞闻言大喜,猛的一拍大腿,正准备说话的时候,却见秦九道小心翼翼地走了进来。

“秦九道,发生什么事情了?”卢照辞皱了皱眉头,在他议事的时候,太监从来是不允许在一边伺候的,因为这样一来,容易形成宦官干政的局面来,无论唐朝,或者是以后的明朝,宦官干政都是大忌。

“陛下,凉王殿下领着荆王殿下、蜀王殿下、阿史那云公主在外求见。”秦九道不敢怠慢,赶紧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