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页

“是五百贯,殿下。”窦义不敢怠慢,赶紧说道:“我军在胜州一战,死伤有三万四千人,这些人每人的抚恤加起来极是十七万贯。”窦义本就是商人出身,瞬间就将朝廷为这次死伤的将士抚恤金算的清清楚楚。没有丝毫的错漏之处。

“对,十七万贯。”卢恪闻言连连点头,面色不变。笑呵呵的说道:“加上以前突厥袭击我朝边疆所造成的损失,初步估计一下,约有百万贯,这些都是要有突厥赔偿的。”

“二兄,还有战败国的赔偿。”太子卢承祖见状,脸上也浮现出一丝笑容来,也凑热闹的说了一句。

“对,太子殿下所言甚是。还有作为战败国,战败之后,就必须为我大唐提供一笔赔偿金。毕竟,我朝为了抵御突厥人的入侵,调动了大量的军队,连太仓中的粮食都被搬空了,粮草损失不计其数,这些也都由突厥人赔偿一些的,不过,百万贯就可以了。”

“哦,还有,突厥十万大军的俘虏,如今在我朝已经待了近七个月了,这人吃马嚼的,每天都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听说颉利可汗还需要这十万大军为他征战四方。既然如此,你们就得赎回这十万大军,不多,每人三百贯而已,十万俘虏,那就是三千万贯就是了。窦大人,这加起来是多少贯的银钱?”卢恪双目如电,冷冷的望着勃帖,嘴角露出一丝讥讽之色。哼哼,本王正愁着没办法树立自己的威风呢!没想到你倒是送上门来了,如此正好。就做我的踏脚石吧!

“回殿下的话,总计三千两百一十七万贯。”窦义脸上顿时笑成了一朵花来,很快就将卢恪刚才说出来的数字计算的清清楚楚。

“这么多?”勃帖面色一变,顿时跳了起来,指着卢恪怒骂道:“讹诈,这是讹诈,赤裸裸的讹诈。我要见大唐皇帝,你们这是在讹诈,你们根本就不想促成和谈的成功,你们这是想挑起战争。我要回去告诉大汗,我们突厥的铁骑将再次南下,要与你大唐展开决战。”

“哈哈!”卢恪等人见状哈哈大笑,没想到勃帖居然如此沉不住气来,被一连串的数字打的惊慌失措,乱了手脚,如此不顾身份,这两者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

“哼!”勃帖仿佛也是感觉到自己的失态,冷哼哼的扫了众人一眼,出乎众人意料的是,他突然正了正衣服,又坐了下来,朝众人拱手说道:“诸位,想必也知道我突厥因为连年的战争,族中根本就没有这么多的财物供给大唐天朝。我家可汗来之前,曾命下臣向大唐皇帝递国书,决定向大唐皇帝陛下称臣,愿意年年朝贡,岁岁朝拜。尊大唐皇帝为天可汗。这是国书,还请诸位大人转交陛下。”勃帖忽然从怀里取出国书来,朝众人望去。

“国书?”窦义等人皱了皱眉头,这勃帖早不递国书,晚不递国书,偏偏在这个时候递国书,显然是想将刚才的气势给挡了回去,或者是在转移话题。

“称臣?”就在众人为难的时候,卢恪站起身来,嘴角的讥讽之色却是更浓了。冷笑道:“一个简简单单的称臣就能成了吗?简直是痴心妄想。历朝历代,草原民族在与中原王朝的争斗之中,每当草原民族获取胜利的时候,就会强行勒索,或是命中原王朝奉上公主美名其曰是和亲,实际上,就是来羞辱中原王朝的,每次当中原王朝国力大增,出征草原获取胜利的时候,这些草原民族就会争相称臣,虽然年年朝拜,岁岁纳贡,但是实际上,却是为了满足中原君主的虚荣心,并且从中原骗取了大量的财物,更为无耻的是,待中原又陷入战乱的时候,这些昔日的臣子们就会落井下石,继续进攻中原,夺取中原的人口钱财,为他所用。勃帖,你说说,本王说的可是正确的。远的不说,就说近的吧!前隋末年,你突厥历代可汗不都是如此的吗?怎么,这次战败了,就想着称臣,然后借着这个机会,减免赔偿,甚至可以从我大唐骗取大量的钱财?然后等到实力积累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再次兴兵南下。勃帖,你难道认为孤的父皇会与前隋的杨广相同吗?哼,告诉你。当今贞观天子是古往今来最圣明的天子,岂会中了你的这种雕虫小计,这种所谓的称臣纳贡实际上都是虚的,一切都只有实力能说话,我大唐实力远在你突厥之上,你就是想不称臣都难,若是我大唐实力远在你突厥之下,你们还会安心的称臣吗?勃帖,你告诉小王。”

大殿内随着卢恪的一声声质问,变的鸦雀无声,就是窦义也是面色微红,低着头不再说话。勃帖手中捧着国书,却是不知道如何是好。什么叫做理直气壮,这就是理直气壮。卢恪虽然年纪幼小,但是不得不说,他说的这些话都是有道理的。

“呵呵,没想到我突厥可汗想向大唐皇帝称臣居然没有人理睬。”勃帖脸上的尴尬之色一闪而过,顿时露出一丝苦笑来,淡淡的说道:“想我颉利可汗在胜州失败之后,就深刻的感觉到,中原博大精深,力量强悍,不是突厥人可以抵挡的,所以就想真心奉大唐皇帝为宗主国,永远向大唐称臣纳贡,以期望两家友好,从此永不动刀兵,没想到到了蜀王殿下这里,居然成了居心叵测,真是可悲啊!”

“这个?”窦义闻言心中一动,脸上顿时露出一丝为难之色,卢恪所说的也是没有任何错误,历朝历代的例子就是摆在眼前的,草原民族和中原王朝的关系就是如此。可是勃帖这么做也是没有错误的,可以说,历朝历代都是如此,战争失败了嘛,那就得称臣纳贡,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从来就没有哪个王朝拒绝过,但是,大唐的蜀王卢恪居然在这个时候拒绝了。这下可好了。

“二兄,这是对方的国书?”太子卢承祖在一边小心翼翼地说道:“国书是要接的。”显然他在这方面懂得的远在卢恪之上。

“这个纳贡称臣的规格是不是小了点啊!”卢恪忽然扫了窦义一眼,双目中露出一丝奇怪的模样来,笑呵呵的说道:“小王以为,仅仅纳贡称臣的规格是小了点,窦大人,你以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