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页

“既然陛下有言,臣就不去了。”李靖也是满面红光,摸了摸胡须道:“臣虽然被陛下按着一个武学博士的名头,可是很好到武学中传授什么,臣想去武学中待上一段时间。也好替陛下多教导出几个将才出来。”

“好。好,大将军当如此,大将军当如此。”卢照辞闻言哈哈大笑,只是众人却是听的明白,这笑声之中充斥着一丝萧瑟。众人不由的黯然神伤,大将军老了,否则他宁愿征战沙场,甚至宁愿在三原养马,也不愿意去武学这个地方,认真的当个博士,他是怕自身所学没有找到什么传人啊!所以才想将自己的所学传授给武学中那些将军学子们。

“陛下,西域至长安路途遥远,要是运送粮草的话,就要花费大量的力气,沿途的官道也是年久失修,这样粮草军需在运送的途中,恐怕损失就会更大了。陛下,若是大军出动这些都是要好生准备的。”房玄龄又小心的提醒道。

“不错,要想富先修路,要想打赢这一场战争,首先就要做到粮道的通畅,这道路是要修的。”卢照辞点了点头,道:“朕已经考虑好了,大将军这次可是俘虏了十万突厥士兵,就让他们去修路吧!若是在军营中看押起来,不但会浪费兵力,更为重要的是,还有可能使他们抱成团,只有将他们投入到修路大军之中,这样,他们才不能抱成团,这样我们才不会浪费太多的粮食,只有这样,颉利实力的恢复才会晚上不少的时间。记住这些人只要能保证他们不死就成了,至于其他的,一切以保证官道的快速建成最为重要。玄龄,这件事就你来负责吧!”

“臣明白。”房玄龄心中一颤,但是仍然点了点头。他明白,眼前的贞观天子恐怕从来就没有想过将这十万突厥大军送返回过突厥,去增加别人的力量,此去玉门关,其长千里,等到官道建成,也不知道会有都多少人都会丧生在这条道路之上,如今的突厥使臣勃帖仍然行走在到长安的官道之上。若是再不到来的话,若是大唐故意拖延谈判的时间的话,突厥是休想得到这十万人马,甚至连零头的都得不到。

“征讨西域之事刻不容缓,修葺官道才是重中之重,要日夜赶工,一年之能必须完成。”卢照辞阴森森的说道。

第二百六十四章 新出炉的谈判大使

“一年?”群臣不由的面色一变,嘴巴张的老大,盯着卢照辞。从长安到西域,路途遥远都是次要的,最关键是气候恶劣,沙尘不断,要在那个地方修建官道本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更为重要的是,还规定了时间,必须是在一年之内完成,这样一来,工程量之大,简直是超乎想象,一旦事情一结束,这儿十万俘虏还不知道有多少的幸存呢!

“陛下,此举是不是太过于不仁义了?”崔仁师想了想说道。

“仁义?难道崔仆射会对突厥人仁义吗?”卢照辞面色阴冷,转首望去,双目之中,尽是杀机,看的崔仁师赶紧低下了脑袋,额头之上冷汗淋漓,只感觉一股庞大的压力凭空而现,压的自己喘不过气来,终于拜倒在地,口中直称着死罪。

“哼,你起来吧!”卢照辞声音仍然是那样的冰冷而又无情,低下的几个宰辅大臣,见状也纷纷不再言语,这个时候谁敢对此事还发表什么意见,就算是魏征也不敢再说话了,毕竟,看看这崔仁师,堂堂的宰辅大臣,当朝的国舅爷,都被卢照辞的一双眼睛吓的趴在地上,动都不敢动。活像一只癞蛤蟆一样,众人哪里还敢说话。

“谢陛下不杀之恩。”崔仁师是真的怕了,站起身来的时候,周身颤抖,脸色苍白。刚才的那股杀气他可是感受到了。虽然他也是久沉宦海之中,但是这种杀气却是只有在战场上厮杀无数次才会有的,崔仁师这个书生是承受不了的。

“记住你的立场,你是一个大唐人,是一个中原人,是朕的臣子,所要考虑就是我大唐的百姓,而不是他颉利的士兵。”卢照辞冷哼道:“朕的子民朕是要保护的,不是朕的子民,那就是朕的仇敌,所谓的仁义也只是对待朕的子民的,而不是他颉利的士兵。谁敢同情这颉利士兵,那就是背叛民族,背叛我大唐,背叛朕,那就是叛逆,朕就要诛其九族。”

“臣等遵旨。”众人纷纷被卢照辞的一席话而吓的胆战心惊,脑袋低的更低了,谁还敢放肆。

“告诉窦义,让他拖延时间,这里面的道道你们都可以告诉他,他是一个商人,商人逐利,他是知道自己该怎么做的怎样去为大唐争取应该就有的利益来的。不要因为他是一个商人就歧视他。”卢照辞扫了众大臣一眼,淡淡的说道:“有的时候,我们这些高高在上的人物,有的时候,在某些方面,其实也是不如这些商人们的。他们能将利益最大化,他们可以见不利化解成有利,能够有逼迫的勃帖无可奈何。”卢照辞冷冷的扫了众人一眼,刚才一股庞大的杀气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又恢复了原来的模样,哪里能看的出来,刚才生气的模样。只是群臣这个时候,却是不敢再多言了,帝王一怒,流血千里。这种灾难不是任何人都能承受的住的。最起码眼前的这几位是不想承受的。

“臣等知道了。”这个时候,谁还敢反对卢照辞的决定,帝王威严不容侵犯,众大臣虽然心中不愿意,但是刚才崔仁师的一番表现不过才发生多长时间。众人可不想再趴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