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页

“或许真的如此。”秦琼忽然点了点头,道:“陛下乃是百年也难得一遇的英主,当初为了寒族百姓,与世家大族对着干。如今王君廓为了自己的军功居然将黎阳周围的村庄尽数诛杀,这些人眼下虽然是窦建德治下,但是日后却是陛下的子民,这河北百姓若是不知道这些军队乃是土匪大盗还好,若是知道这些人乃是陛下麾下的大将所为,还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才能挽救今日的损失呢!难怪陛下听到黎阳陷落之后,不但是没有任何的喜色,还是怒火冲天。王君廓,哎!走吧!走吧!”秦琼摆了摆手,摇了摇头。众将也都纷纷摇头,各自散了开来。

虎牢关之下,夏军大营之内,窦建德满面阴云,麾下的凌敬等人各个都不说话,徐圆朗、高士兴等等将领各个都低垂着脑袋。黎阳失陷了。这也是代表着大军的粮草重地被人攻陷,在虎牢关下的十万大军也即将陷入缺乏粮草的境地。

“卢照辞号称明君,却是让自己麾下大将屠杀无辜百姓,真是让人没想到啊!”孔德绍深深地叹了口气。

“卢照辞本就是伪善之人,囚叔杀弟。连自己的岳父也是被他逼死的。乃是一代枭雄,与当年的曹操更没有任何的区别。甚至更有过之。此人表面上说是一套,但是所做的又是一套。”宋正本冷哼道:“这种事情就应该通报天下,让天下人都能认清楚卢照辞的真面目。”

“陛下,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黎阳之事。”凌敬淡淡的说道:“我军有十万大军,就算有荥阳郑氏支撑,恐怕这十万大军,郑氏也支撑不了多少时间。李靖大军即将南下,陛下还是早做决断的好。”

“凌卿,你怎么看?”窦建德望着凌敬的目光中,充斥着一丝希冀来。他手下众多大臣之中,虽然有本领的不少,但是有的是善于政事,有的是善于计谋,有的是善于教化,但是若是论兵法韬略,知晓军事,非国子监祭酒凌敬不可。这个凌敬说话喜欢一针见血,就是像现在这种情况一样,他迫切的需要知道下一步大夏该怎么走。他现在很是后悔,当初怎么眉头听凌敬的话,若是可以的话。他宁愿这个时候坐镇万春宫内,指挥麾下的大将对付李靖,以黄河天险为界,以抵挡卢照辞,这下好了,不但河北有可能丢失,就是连河南也是难以立足了。高雅贤这个蠢材,为什么当初就让代替了王伏宝呢!

“臣以为宜悉兵济河,攻取怀州、河阳,使重将居守。更率众鸣鼓建旗,逾太行。入上党,先声后实,传檄而定。渐趋壶口,稍骇蒲津,收河东之地,此策之上也。行此必有三利:一则入无人之境,师有万全;二则拓土得兵;三则郑围自解。”凌敬面上带有一丝自信之色,道:“若是陛下不愿意,那就干脆,召回大将军刘黑闼,以全国之力,挥军南下,直取江南,卢照辞平定江南时间尚短,民心不定。大唐在江南驻扎的兵力也是很少的,如此一来,我军可以长驱直入,取长江天险,以抵挡卢照辞的进攻,与李唐共分天下,此乃是下策。”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窦建德面色大喜,他也没有想到,在这种情况下,凌敬居然一口气想出两种计策来,在他看来,这两种计策虽然多有破绽,但是总比自己毫无办法的好。

“陛下,凌祭酒所想出的办法虽好,但是都是有缺陷的,而且缺陷很大。”说话的麴棱,只见他斜视了凌敬一眼,脸上却是很平静,只听他拱手道:“陛下,且不说卢照辞在河东一带有没有防备,但是李靖大军屯集河北,若是他趁机南下,卢照辞出虎牢关。我等就只能坐困愁城了。至于取长江天险,那更是不可能的了。杜伏威、辅公拓的数万大军驻扎在江淮之间,只要拖住我们数天的时间,就能使我们耗尽粮草还不能到达江南。臣以为,我们虽然失去了黎阳,但是粮草转运却不是很困难的,荥阳郑氏乃是天下的大家族,其中的粮草堆积如山,完全能供应我十万大军。陛下不必担心粮草之事。”

“人无信则不立。陛下,当初我等答应了王世充前来解救,这个时候又抛弃了盟友,恐怕日后此事传扬天下,让天下人如何看待陛下。”徐圆朗也皱了皱眉头说道。

“凌先生虽然知识渊博,但是到底只是一个书生,书生岂能懂得战事?臣以为当速取东都洛阳,以为立身之根本,合两家之力共同对付卢照辞,如此方有一线生机。”高士兴面色上露出一丝讥讽之色来,冷冷的望着凌敬。其余帐中诸将也纷纷出言,皆是言当速取东都,不可冒险。让窦建德为难不已。

好半响才对凌敬叹息道:“今众心甚锐,此天赞我矣。因此决战,必将大捷。已依众议,不得从公言也。”

“陛下,臣知道诸公为何皆劝陛下取东都了?”凌敬双目放光,冷冷的扫了众人一眼,凡是被他扫到的众人,皆默默不语,却是不说话。

“哦!是何故?”窦建德好奇的问道。

“珍宝尔!”凌敬冷笑道:“洛阳城中珍宝无数,恐怕大半都落入诸公囊中了。不知道凌敬说的可否正确。”

“凌敬,住口。”麴棱闻言面色青紫,嘴唇直哆嗦,朝窦建德拱手道:“陛下待我等甚厚,我等当竭尽全力为陛下效劳,岂会因为钱财之事为王氏效力。凌敬,你这话不但是侮辱了我等,也同样是对陛下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