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页

“那柴可钰?”高士廉脸上露出一丝忧色。如今柴氏已经没有任何用处了,这个柴可钰到底该如何处置,这就成了一个问题了。

“柴氏老太爷虽然是被乱军所杀,但是柴氏商铺遍及天下,还是有相当的实力的。”长孙无忌想也不想一下就说道:“只要柴可钰在,这些商铺仍然能被我等所用。更何况,此刻就弃之不用,哪里能显示出殿下的胸怀来。岂不是对他人说我天策府容不下人不是。”众人连连称是,这个时候,由于半年的战争,使的柴可钰对柴家各地的经营买卖失去了控制,他还不知道,裴氏、王氏和关东世家已经联合起来,对柴氏进行打压的事情呢。李世民也不知道这些,只是不知道,等他们知道后,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好了,好了,此事不要再议了。”李世民挥了挥手,道:“山西之事要快些完成,明日就派人传檄至各州、郡、县,命他们投降,孤要快些班师还朝。”

“是!臣等领命。”

半个月后,山西全境尽数平定,李世民、卢照辞领十万大军以及有功将领班师回长安,李渊亲自在春明门相迎。

第八十六章 殿前比武

“照辞啊!不错。不错。”春明门下,李渊面带欣喜,拍着卢照辞的右手,笑呵呵的李世民说道:“怎么样,二郎,你后悔了吧!朕可是对照辞充满着信心啊!我大唐第一军神,岂是刘武周、宋金刚之流可以比拟的,可惜了啊!可惜了啊!”

“圣明卓著,无过于圣上,臣谢父皇信任。”卢照辞脸上露出一丝感动来,好像没有听清楚其中的含义一样。

只是他没有听懂,并不是代表着别人也没有听懂,李渊父子二人打赌的事情早就传的沸沸扬扬的了。都说卢照辞功高震主,所谓狡兔死走狗烹。李渊要铲除功臣了。自从刘文静之死,再到卢照辞,那些拥有军权的功臣都是小心翼翼。这下好了,原来陛下根本就不是那个意思,而是有更深的含义。

陛下看来要更换太子了。

在迎接众多官员的心里,不由自主的冒出一个概念来。那李建成等东宫属吏更是面色阴沉,有些人更是惴惴不安。而那些跟秦王府走的很近的官员,脸上顿时露出一丝喜色。心中琢磨着是不是趁着李世民征讨刘武周,得胜还朝的时机,再次上书李渊,改立李世民为太子呢?

“都是儿臣无能,辜负了父皇信任。”一边的李世民仿佛也听懂了其中的含义,一时间俊脸之上露出一丝喜色来,又露出一丝懊悔的神色来。就在这一瞬间,他才知道,自己距离太子之位不过是一瞬间而已。

卢照辞看的分明。心中却是暗自冷笑。李渊乃是李阀的宗长,对于嫡庶分的是极其的清楚,李建成是长子,性情敦厚,又毫无过错,沉稳大方,正好是符合一国之君的要求。李世民虽然英明神武,知人善用,但是却是个次子,废长立幼的规矩,在李渊这里并不能实行。所谓的立李世民为太子也不过是个借口,或者说是个诱饵的好。一方面给了李世民的希望,使他不断的听从自己的安排,而另一方面,却又给了李建成以威胁。看看,你若是不听我的话,我也可以让你这个太子当不成。而今日之举,也不过是为了掩藏李渊对自己的猜忌而已,并不能当真。只是李渊恐怕也不知道的是。有些事情,身为帝王是可以控制的,但是有些事情,却不在他的控制范围之内。李建成虽然很是敦厚,但是有些事情涉及到自身的利益,又岂是那样仁慈,李世民更是如此了。夺嫡之争,不可避免的爆发了,而且已经渐渐超出了李渊的控制范围了。

李渊命人摆下的庆功宴是在兴庆宫内举行的,众臣云集,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李智云等四名皇子都出现在大殿之内,还有卢照辞、屈突通等将领也按着各自的爵位官位而坐,已经贵为郡王的卢照辞,又是镇军大将军,自然是位列第一,位于四皇子之下。李渊却高坐宝座之上,面带微笑,不时的扫着下面的群臣。毕竟是庆功宴,当与臣同乐,李渊虽然心胸狭窄,但是表面上却很是大方。庆功宴上却是不问君臣。

大殿中央不但有教司坊的宫女跳着美丽的舞蹈,周边更是钟鼓齐鸣,奏宫商之声,大殿内一片祥和。就是连卢照辞也被人灌了几樽酒来。

“听说大将军麾下有卢照英、尉迟恭尽是万夫不当之勇,孤很是好奇,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不知道可否出来与孤较量一场。”忽然一阵狂傲的声音在大殿内响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