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页

“哎!”卢照辞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这下麻烦可就大发了。也不知道是关陇世家哪个混蛋出的这种诡计,让卢照辞陷入危难之中。

“看来,这两家都必须要放弃了。”卢昌定叹了口气,望了卢照辞一眼道:“你虽然是朝廷的大将军,位居临汾郡公。但是你也是卢氏子孙,万事都要为卢氏考虑。无论是你父亲,或者是老太爷也好,他们都是为卢氏所考虑。你要知道,你的婚姻不是由你做主的,无论你是卢氏嫡长子,或者是朝廷的临汾郡公,都是如此。在私,你的婚事能增添卢氏声望,在公,大丞相要用你用的放心,就必须将宗室之女许配给你。”

“小侄明白了。”卢照辞叹了口气。不论在任何时候,高门贵族的婚姻从来不是自己做主的。就是在新世纪的现代也是一样,金钱主掌时代脉络的时候,门当户对同样会出现,联姻之策仍然是在高门贵族中流行。更何况,这个是在隋末唐初之时,虽然科举已经出现,世家已经到了没落之时,但是同样,这影响力也是巨大。有些世家这个时候,更是要借着联姻之策,来巩固家族的地位。诸如这河东张氏就是如此。至于这联姻对象之间是否,这就不是这些家族所考虑的事情了。

第四十二章 抉择(三)

“三叔,你的意见呢?”卢照辞忽然望着一边的卢昌定问道。此人虽然是一介武夫,但是能在自家老头子和心怀叵测的卢昌宗面前混风水四起,把持卢家私兵,又岂是简单的人物。

“大郎,此事关系重大,对我卢氏影响甚远,不是你三叔我能做主的。”果不其然,这个号称武夫的卢昌定打起了太极,说起了一番官话。

“四弟已经跟随秦国公一起出征了,回来之后,大丞相必有赏赐。他年纪也不小了,也该有门亲事了。我看这张氏之女不错,还是嫡出,不如让他娶了她吧!”卢照辞忽然说道:“河东张氏虽然是小门小户,比不上我卢氏,但是在临汾一地,也算是能排的上号的了。三叔以为如何?”

“恐张氏不愿啊!”卢昌定面色轻轻一变。这个时候,他可不会小瞧着这个年纪轻轻的家伙,不光是因为他凭借一己之力,在关中翻云覆雨,使的李阀有了今日的局面,更为重要的是,如今的卢氏表面看是卢昌青在做主,但是卢照辞为临汾郡公,他要说出话来,卢氏岂有不同意的道理。

“他们是不会不愿意的。”卢照辞冷笑道。

“既然如此,就依了大郎。”卢昌定知道此事不能更改,也点了点头说道:“那崔氏之女又将如何?他们可是冲着你来的。”

“他们是不会这么好的心肠的。”卢照辞摇了摇头,道:“河北如今窦建德一家势大,清河崔氏又是名满天下,多出宰相,想来,窦建德逼的很紧,而这位窦氏的旁支不为崔氏所看好,才会选择我卢氏,借我卢氏的名号,准备插手关中之事,无论日后天下归属何人,他们是不会吃亏的。老太爷让照辞娶崔氏之女,不光是为了力压本宗一头,其实上,也是这么考虑的。三叔,照辞说的可是有理。”

卢昌定脸色微红,点了点头。其实不光是老太爷是这样认为的,就是卢氏其他的族人都是这样看的。只是没有想到的是,李阀居然有将贵女下嫁之事。若真的是这样的话,此事就要从长计议了。

“大郎,不管怎样,你是出自卢氏,这是改变不了。莫看你如今贵为郡公之位,左翊卫大将军,一方面固然是你的才能所得,还有一部分是冲着卢氏而来,而这个卢氏并不是河东卢氏,而是范阳卢氏,更或者是关东世家。”卢昌定双眼轻轻的扫了卢照辞一眼,很快就低下了脑袋。

“范阳卢氏?关东世家?”卢照辞闻言面色一变,顿时站起身来,很快又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修长的身躯顿时坐了下来。摆了摆手道:“三叔之言,我已经知道了,回去告诉老太爷,让他向崔氏下聘吧!听说那崔氏之女不但貌美如花,端庄秀丽,还甚有才名,名扬关东啊!我卢照辞能娶此人也是不错的。”

“大郎能想的清楚就是更好了。”卢昌定双眼一动,嘴巴张了张,忽然又说道:“或许此事还有另外的变故也说不定。”

“好了,三叔奔波劳累,还是先歇息一般。晚上设宴款待三叔吧!青云,送三老爷去厢房歇息吧!”卢照辞摆了摆手说道。卢昌定见状,也摇了摇头,就跟着卢青云朝厢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