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页

“大都督生性仁慈,也许不会追究你什么,但是你也别想有什么功劳。”卢照辞又接着说道:“如今关中局势糜烂,你丢弃了盟友,你是商人,别人也不会说什么,但是大都督就不一样了。他本就对三娘子宠爱有加,你却抛弃了他,日后就算他不找你算账,但是他的那些属下呢?大多是世家之后,你在中土数十年,大概也见识到了世家的厉害。哼哼,别看你家财万贯,拥兵万余,但是到底是根基浅薄。莫说太原王氏,京师韦氏,陇西李氏等等名门世家,就是我河东卢氏也不过是范阳卢氏的分支,要是灭了你一个何潘仁也不过是覆手之间而已。”

“是,是。”何潘仁面露绝望之色,这个时候才知道他自己错的是多么的离谱。神情惶急,不敢有丝毫的反驳余地。

卢照辞见状,知道这个时候的何潘仁再也没有任何的侥幸心理,自己的事情也就成功了一半,当下又淡淡的说道:“其实你的心思本公子也明白,不就是想要个让人看的起的地位吗?你虽然有万贯家财,但是到底是个商人,更为重要的还是一个胡人。且不说中原汉人对胡人防范甚深,就是中原历代朝廷讲究的是重农抑商,你这个商业即使有万贯家资,也不会入那些世家眼中,更不会入朝廷之眼。他们都认为你们这些人心怀狡诈,只能暂时利用一下,却不会将你们依为靠山的。恐怕这才是你当初资助三小姐的重要原因吧!”

“公子说的极是。可是那柴绍却鄙薄何某人,认为我们这些人刁钻不可信,小人才会一气之下,离开了义军。”何潘仁面上露出一丝愤恨来。

上面的卢照辞看的清清楚楚,心中暗叹,恐怕柴绍那个死鬼当初对这些人态度是太恶劣了,才会有今日的后果。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中原大地上,论功莫过于救驾与从龙,你若是投靠了阴世师,性命能不能保住是另外一回事情,就算保住了性命,顶多受你一个杂号将军,毕竟在大隋朝廷之中,寒门无高官,更何况你一个胡人。当年的麦铁杖虽然是个奴仆出身,但是与杨广有从龙之功,才位列大将军,但是这个麦铁杖多少人中才有一个,除非你也拥有从龙之功。可惜,你在隋室是不可能有的了,但是若是在李阀却是有可能的,而且是大有可能的。大都督南下,必能进取关中,若是你在关中举兵相应,那就是从龙之功,若是跟随三娘子平定关中,区区一个侯爵之位还是手到擒来的。”卢照辞笑道。

何潘仁双眼一亮,不由的说道:“小人听说河东屈突通乃是绝世名将,拥兵五万之众,都是骁果精锐,有此人在河东城驻守,大都督能突破河东防线,牧马黄河,进取关中吗?”

卢照辞闻言,知道他已经意动,当下笑道:“屈突通确实厉害,而且河东郡城虽然不如京师大兴,但是也是城高池深。强攻肯定是死伤无数,而且能不能攻下来还是未知数,但是为什么要攻取河东来。”

“公子此话怎讲?”何潘仁惊讶的问道。

“若我领兵,就放弃河东。现在大都督拥兵十万之众,都是虎狼之师,其中更有突厥铁骑跟随,论及攻城或有不敌,但是若是在城外野战,又有何人能与突厥大军相抗衡。大都督可留下两三万大军,对河东围而不攻,其余大军却趁机南下关中。这样一来,不但能快速的进取宫中,更为重要的是使屈突通无法回防关中,也不会担心屈突通从不背后夹击。只要攻取了关中,李阀大业必成。”卢照辞淡笑道。

“公子真乃是神人也!”何潘仁惊道:“若是公子领军,小人愿鞍前马后跟随公子,平定关中。”

“哈哈,如此甚好。”卢照辞喜道:“本公子保证,日后你必不失侯爵之位。”这点卢照辞倒能保证,想跟随李渊起兵的那些人,到了后来,哪个不是大将军之位,最差的最后也成了刺史一级的人物,都有死后哀荣。

第二十三章 收群雄(一)

太白山屹立在关中大地上,直插云霄。坐落在周至县西南,群山座座,南接秦岭余脉,一个易守难攻之处。随着大隋局势的变化,这里群贼蜂起,诸如黄泥岗、清风燕等等盗贼都落户此山之中。不过随着阴世师带领大军纵横关中,这些高举义旗的大军死伤甚众。大浪淘沙,剩下的义军大多是力量强大,人数众多的精锐大军。不过饶是如此,到底不是阴世师这样的大隋骁果的对手。一时间,从关中腹地逐渐被赶到这些山区,以求生存。当然这些盗贼义军也不是纸扎的,能在阴世师大军围剿中活下来的,哪个是简单的货色。顿时明白了,若是不联合,就会被阴世师各个剿灭。到时候,谁也不能活命。联合才是正途。一时间,义军之间相互勾连,都聚集在太白山聚义,以商议聚义之事。

太白山大龙寨的聚义厅内,群雄聚齐。数十个马扎上端坐着诸路豪杰。为首的一人身材魁梧,身着络腮胡须,双眼圆睁,顾盼之间显的勇武非凡,正是关中义军实力最强的李仲文。在他左右还有两个汉子,生的甚是奇怪,一黑一白,黑者身材瘦削,面色刚毅,从眉心到鼻尖处有一道血痕,更是让他平添了几分凶狠,正是天堂寨寨主丘师利,善使一对钢鞭;白者面如冠玉,鼻若悬胆,英俊潇洒,如同白脸小生,在群雄之中,甚是显眼。但是却没有任何人小瞧此人,在关中群雄之中,有常山赵子龙之称。一杆银枪使的风雨泼不进,端的十分厉害。他就是户县的向善志。三人都拥兵数千,在群雄中,实力最为雄厚,所以当之无愧的坐在首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