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页

“哼!我有大事禀报爷爷,还不与我闪开。”卢照辞面色一冷,如同杀神现身,卢昌宗等人虽然都学了几手庄家把式,但是哪里有卢照辞这般,昨夜也不知道杀了多少人,一身的煞气尚未散尽,此刻又见对方胡搅蛮缠,煞气顿时露出体外,卢昌宗等人吓的面色苍白,忍不住后退两步。

“放肆,族长正在休息,有事暂且你且等着或者说与我听!”卢昌宗俊脸一红,好像发现自己被卢照辞气势所压而敢到羞耻一般。

“说与你听?你是何等身份?滚!”卢照辞面上露出一丝讥讽之色。他倒是知道,在以前,这个卢昌宗倒不时的以卢家下任家主自居,而卢思成也没有反驳,故此有些事情,卢昌宗经常擅自做主。

“你,你放肆!”卢昌宗闻言面色涨的通红,一口鲜血差点喷了出来。

“照辞,进来说话吧!”卢照辞正待荷骂的时候,屋内忽然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显然已经惊醒了卢思成。

“是!”卢照辞狠狠的瞪了一眼卢昌宗,就进了金标堂。

“照辞,到书房来吧!”卢思成那苍老而充斥着威严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但是在卢照辞的耳中却如同巨雷一样。卢思成的书房可不是普通人能够进的,在卢思成的印象中,仅仅是听说过他的父亲卢昌青十八岁那年进去过一次,然后,再也没有机会进去了。这个时候,卢思成居然让自己进他的书房,这又代表着什么呢?

穿过后堂,很快就到了卢思成的书房内,书房较小,光线通过窗纸照射在书桌上,一个老人正端坐在椅子上,面上露出一丝慈祥之色,正是卢思成。

“孙儿见过爷爷!”卢照辞不敢怠慢,赶紧行过礼。

“起来说话,什么事情让你驰马进庄。”卢思成声音虽小,但是卢照辞却从话语之中感觉到一丝怒意,或许还有一丝惊讶。

“爷爷,这是在攻破清风山时发现的。”卢照辞赶紧从怀里将几封书信取了出来,递了上去。

“咦!太原王氏!”卢思成原本平静的面孔上,猛的变了起来,原本浑浊的双眼中暴射出一道精光来,周身气势大涨,连对面的卢照辞面色也变了变,眼前的这个老者很不简单。

第六章 太原王氏(二)

太原王氏与卢家一样都是千年世家门阀,相比较河东卢氏而言,更为庞大。起源于山西的太原,从魏晋到如今都非常显赫,与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七族并列为五姓七族高门。太原王氏是王姓的肇兴之郡、望出之郡,最早登上一流门阀士族的地位。开基于两汉之间,东汉末年的王允以他在国家、社稷上的力挽狂澜而把这一家族推为天下名门。在北魏,太原王氏最终还是凭借祖上荫功和贵族身份,得以位列天下一流望族,兴盛不坠达两百年之久。大概就是从这时开始,“天下王氏出太原!”的美誉流行开来。如今的太原王氏中人才济济,并且大多出于王氏本宗三槐堂内,诸如王顗、王珌、王珪、王崇基等等,那王珪曾任太常治礼郎,官名显赫,其他的王氏族人俊杰无数,隐为关内门阀之首,就是卢氏本宗也忌惮非常,卢思成没有想到的是太原王氏这样的门阀居然参与到盗贼之中,隐为其后,这不得不让人怀疑。

“大郎,你怎么看?”卢思成面上很快又恢复了平静,眼神也变的浑浊起来,身形缓缓的靠在椅子上,淡淡的望着卢照辞,丝毫没有刚才紧张的模样。

“听说太原王氏与太原留守李渊交好。”卢照辞吞了吞口中的涂抹,忐忑不安的将自己的猜测说了出来。这是他拿到这几封信的时候,脑海之中就想到的问题。按照脑海中的记忆,这个时候,那个阿婆也应该造反了。而他所在的位置就是在太原。一个尽千年的门阀家中所储存的粮草是何等的庞大,可是为什么还要扮作盗贼四处抢夺粮草呢?这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要有大事发生,需要大量的粮草。如今天下纷争四起,所谓的大事只有起兵造反了。王氏家族所秉承的是王而不王的策略,所以只可能是支援李渊,好借其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