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丫点点头,转头问张氏要了个馒头,一掰二,分给了他俩。

兄妹俩互相看了一眼,迟疑了一下,但是白面馒头对他们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虽然不知道春丫要干嘛,但是他们觉得这女娃娃看起来不像坏人,便伸手接了。

男孩接过馒头,问道:“姑娘有啥需要我们干的,尽管吩咐,你别看我瘦,我力气大的很。”

春丫笑道:“不叫你们干活,就问你们打听点事儿。”

“啥事儿?别的不敢说,但是这沛丰县大大小小的巷子我可熟了。”男孩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说道。

他看着这四人不像这县城的,倒像是哪个村里上来的,他猜想也许是来寻亲的,于是便说了自己熟悉这里的巷子。

能不熟吗,这一年到头都带着妹妹走街串巷到处逛,早把县城摸透了。他打从心里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带着妹妹乞讨。

春丫一听他这么说,乐了,笑眯眯的问道:“我就想问问,咱这县城,有没有什么市集?”

春丫觉得与其这么无头苍蝇般瞎晃,还不如找人问问呢。这小孩儿她其实也是觉得可怜想给他们点吃的,顺便瞎问一句而已。

没想到这男娃对这沛丰县却很熟。一听春丫要打听市集,便一一说了。

原来这沛丰县有两处市集,一处在城西,每日只开上午。另一处在城南,却是个夜市,只开酉时戌时两个时辰。

另外小的私塾县城里倒有几家,分布的比较散,规模也比较小,大的书院倒也有一家,不过不在城里,而是在城南五里地外的三山源。

书院名叫三山书院,据说是京城里的大官告老还乡之后开办的,慕名而来的学生很多。

至于什么大官,这男娃肯定也说不清楚,不过这不是重点。

问明这些关键信息之后,几人便决定根据男娃指的路去踩踩点。

这沛丰县想来也是有些年头了,这大路套小路,小路分岔路,几番一兜,再经过徐达记忆的指引,几人这就来到了赌坊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