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三十六章

尽管林黛玉对贾宝玉的态度不冷不热,可丝毫不影响贾宝玉对她的热情。

按理来说林黛玉父亲回来,贾宝玉该为林妹妹高兴才对,可是贾宝玉却怎么也没办法开心起来。

他总不能直接冷着一张脸去见林妹妹,所以思来想去,贾宝玉就没过去。

就算贾宝玉再怎么单纯,也知道林黛玉的父亲回京了,林黛玉是要回自己家的,贾宝玉不想林黛玉离开,可是他又有什么阻止的立场?

正是因为没有办法,贾宝玉才沮丧,迟迟无法恢复心情。

迎春几个出来找他,就见贾宝玉闷闷不乐。

“宝玉,你是不是不舍的林妹妹离开?”迎春问贾宝玉。

“我想让林妹妹留下,有能留下林妹妹的办法吗?”贾宝玉抿唇,祈求的看着姐妹们道。

迎春三人互相对视一眼,探春直接向前一步,对贾宝玉道:“宝玉,我们知道你不想林姐姐离开,可是你也要知道林姐姐有自己的家,说句难听的,林姐姐回去自己父亲身边,就是高官小姐,而不再是我们荣国府寄人篱下的客人。”

要探春选,她是傻了才不会回到自己父亲身边,而是继续留在荣国府受人白眼。

尽管林黛玉拔柳树对外展示了自己的武力值,荣国府的下人们不敢再对她不敬,可是这并不能改变林黛玉只是客人的事实。

“宝玉,你也大了,该懂点事了,我们希望林妹妹真走的那天,你能笑脸相送。”迎春对贾宝玉道。

这是最基本的礼节。

“我会的……”贾宝玉眼中泪水流下,迎春几个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林如海来贾府的当天,无论是主人还是下人们,他们的神色都有些怪异。

下人们小声议论,“这就是林姑娘的父亲,看着也不五大三粗,那怎么生出林姑娘那么大力气的女儿?”

“难道真是传承咱们贾家武将的力气?”

“不管怎么样,林姑娘的父亲来了,距离林姑娘跟着回去的日子就不远了。”

这点才是最重要的,林黛玉对已经散漫惯的贾家下人就像一座大山,偏偏他们还阳奉阴违不得,现在林黛玉的父亲来了,接走林黛玉,他们身上可不就轻快了。

另一边贾赦和贾政也越发确信侄女林黛玉的力气是传承她外祖贾家,贾赦对自己儿子倒是没什么期望,可贾政心里却越发不是滋味,恨林黛玉的力气不是自己儿子的。

心里不舒服,贾政面上却不会带出来,甚至还会对林如海表现出一定的仰慕,毕竟他和林如海同为文官,可彼此的职位却相差甚远。

贾赦是个老纨绔,向来跟林如海说不到一块去,招待林如海的任务就落到了贾政的头上。

林如海就算再心急见到女儿,也不可能表现的太急,可偏偏贾政一点不懂得他思女心切,谈论的话题不是学问就是官场的为官之道。

而贾政的学问和为官之道偏偏又是半吊子,在林如海面前犹如班门弄斧,这如何不让林如海心里尴尬。

好在史老太君也在一旁作陪,说的全都林黛玉的事情,顿时林如海的注意力转移过去。

“玉儿最近勤加锻炼,身子骨已经大好,等你见了非得大吃一惊不可。”史老太君笑着跟女婿道,想到林黛玉现在的健康状况,只觉得没有辜负女儿和女婿。

林如海和林黛玉父女两个也有通信,林如海知道林黛玉锻炼的事,但具体情况他并不清楚,现在史老太君这么一说,他当即笑道:“这全赖岳母对玉儿的悉心照料。”

贾赦听了当即想撇嘴,也许他母亲在生活上是能照料侄女,但侄女锻炼一事,外人还真帮不上忙。

“母亲,快到用餐之际,咱们把家

中小辈们叫出来让妹夫认认吧。”贾赦小声提议道。

这话让林如海感激的看了贾赦一眼,只觉得大舅哥比二舅哥有眼色。

“嘿嘿,妹夫,娘有句话真没说错,等你见到你女儿一定会大吃一惊,你不知道,你女儿居然能……”贾赦正要兴奋的把林黛玉的“丰功伟绩”告诉她亲爹。

史老太君重重咳嗽一声,不悦的警告了大儿子一眼,贾赦当即闭上嘴巴,心头的兴致被打断。

林如海满心疑惑,却又不好追问,应该不是对他女儿不利的事情吧?

想到这里,林如海越发焦急迫切的想见到女儿,看女儿是否可安好。

距离他们父女分离已经数年之多,也不知他女儿现如今长成什么模样了。

另一边林黛玉心里也难掩激动,她终于要再见到自己父亲了。

原著里父女两人最后一次见面就是天人永隔,而现在他们父女还有很长的相伴时间。

“小姐,我们终于快回家了。”雪雁激动道,因为她是林黛玉从林家带过来的丫鬟,自然期待赶紧回到林家。

相比之下紫鹃就难免闷闷不乐,因为她是史老太君指给林黛玉的丫鬟,她不舍得林黛玉离开,可同样也无法放弃在贾家的亲人们。

要是林姑娘能一直留在贾家就好了,尽管紫鹃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林黛玉收拾好,和其他姐妹还有贾宝玉几个一起去前院,半路上遇到贾琏和王熙凤夫妇,王熙凤对着林黛玉关切道:“想必妹妹一定是急着见自己父亲,咱们快进去吧。”

说着王熙凤推了林黛玉一把,示意林黛玉走在前面。

虽然王熙凤喜欢排场和别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自己身上,却也知道今天的主场是林黛玉父女二人的,他们自然要退居其次。

“多谢嫂嫂,那妹妹就不跟嫂嫂客气了。”林黛玉笑道。

很快众人就到了正堂,门边丫鬟们掀开帘子,众人入内。

刚一进去,林黛玉就猛地一震,为主位贾母身旁那道陌生又熟悉的身影。

屋内一共就四个人坐着,分别是贾母、贾赦、贾政,最后一个人自然不能猜出身份。

“玉儿,还不快过来你爹爹。”贾母冲林黛玉招手道。

林黛玉下意识上前一步,林如海却有些不敢相认。

犹记得多年前父女两人分离,女儿林黛玉身子骨纤弱,从小到大喝的药比饭多,面上也常年没有血色,一副病弱姿态。

可是现在的林黛玉,身材匀称不说,个头也比其他姐妹高挑,面色红润,如果不是眉眼变化不大,林如海是真不敢相信这是长大后的女儿。

此时的林黛玉和小时候的病弱形象,说是脱胎换骨也不为过。

“女儿见过父亲。”纵使林黛玉心性坚强,此时见到自己父亲真切的站到自己跟前,心头也难掩酸涩之感。

她对自己的处境尚不觉得,直到父亲真的改变必死命运,活着站到自己跟前,林黛玉终于感觉到命运被改变的变化。

“好,好。”林如海激动的说不出别的话,虽然没有说出来,可在这之前他一直有忧心女儿的寿数一事,现在看到女儿一扫病容的样子,他心里的隐忧终于尽去,高兴的不知如何是好。

顾虑到还有外人在,父女两人都很克制,之后由林黛玉出面,为林如海介绍贾家的姐妹,还有贾琏夫妇和贾宝玉等人。

随着林黛玉的介绍,林如海让人为他们一一奉上见面礼,就连没过来的贾环、贾琮和贾兰也没落下,礼数极为周到。

等介绍完人就是用饭,看到饭菜的规格,贾琏和王熙凤夫妇两人对视一眼,对于林如海这位姑父的地位心里就有了数。

贾家其他小辈也心有所觉,对林黛玉

父亲有了不一样的认知。

本以为林黛玉父亲只是贾家的寻常亲戚,却不想接待如此隆重。

尤其是贾宝玉,按照他往日的行事做派,在老太太面前都可以肆无忌惮的耍横,可当着林如海的面,他连一句大话都不敢说,莫名的紧张,生怕在林如海心里留下一点不好的印象。

得益于此,林如海还真没注意到贾宝玉的存在。

倒是贾政,目光从贾宝玉和林黛玉的身上略过,神情若有所思。

说实话,在林黛玉拔柳树之前他这个当舅舅的是没注意过这个侄女的,注意到以后,留下的却是一个坏印象,毕竟女儿家那么大的力气,可着实不端庄,得亏林黛玉不是他女儿,要不然他怎么也得教导教导。

但林如海这个回京以后,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这个侄女的父亲可是高官,远非他的品阶可比。

要是之前他可能还不会奢望,可既然林黛玉这个侄女身上有重大缺陷,以后找门当户对的夫家难免受到冷落,还不如低嫁,比如他家宝玉就很不错。

两人算得上青梅竹马,一旦他家宝玉娶了黛玉,后半生哪怕没出息也不用担忧了。

一想到宝玉成功的可能性还不低,贾政就心头砰跳。

等他成了侄女的公公,到时候林如海怎么也得提拔他不是。

贾赦看到贾政激动的满脸通红,很是不明所以。

用膳完毕,遣散一众小辈,只留下长辈们,林黛玉跟着大家一起出来,心里期待着回家的日子。

屋内,林如海等小辈们离开,也不再忍耐,很快提出要接林黛玉回家的事。

对于这个话题老太君心里早有准备,言词间充满不舍和挽留,林如海对此也真诚流露,却毫不退让。

他们父女已经数年没见,再过几年林黛玉就能嫁人了,他们父女满打满算只剩几年时间,且老太君子嗣们都在膝下,儿孙满堂的,不比他孤寡一人有福。

老太太也知道自己的心愿有些强人所难,就没再坚持。

贾政在一旁没有说话,眸中神色明灭不定,他前脚才想通一些事,后脚林黛玉就要离开,这对他的计划可不利。

没有了在贾府培养出来的情谊,宝玉身为小官之子,在求娶林黛玉一事上,根本没有优势。

等到林如海如愿告辞,派人去通知林黛玉之际,贾政看向老太君,“娘,孩儿有话想跟娘说。”

“什么话我听不得?”贾赦不爽道,贾政这话明摆着想叫他出去呢,他偏不要如对方的愿。

贾政皱眉,“大哥,我想跟娘说的是正事,还请大哥不要让弟弟为难。”

本来贾赦留下来听其实也没什么,毕竟贾赦的两个儿子,贾琏已经娶妻,贾琮还小,不像宝玉,年龄刚好。

可是贾赦越想留下,他偏不想让对方留下。

而在两个之间,老太太向来是偏小儿子的。

贾赦不怕贾政,却根本不是老太太的对手,贾母发话,贾赦再不甘愿,也只能愤愤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