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第 65 章

[“黄心病”是一种射箭运动员的职业病,也是一种极难治愈的病。

由于运动员长期瞄准箭靶中央黄心,潜意识里拒绝它,进而使动作变形,导致射出的箭偏离靶心。

很多优秀的射箭运动员都在得了这种病后不得不放弃。]

手机上的词条,短短一两段文字,已经显出事情的严重性。

席舟让温随先别多想,给康鹏教练打了个电话。

得知可能是黄心病,省队请来体运中心心理援助办公室的咨询师叶琛。

之前温随见过他两次,但都只是在针对全队队员的日常心理训练时,这还是第一次一对一咨询。

叶琛并没有上来直接跟温随说射箭的事,而是先让他做了一份心理测评问卷。

初步浏览结果后,叶琛问,“你之前看脑科是因为什么原因呢?方便说吗?”

温随回答,“脑子里有个血块,影响了记忆。”

“那现在呢?痊愈了吗?”

“上次检查血块基本没有了,记忆……应该算恢复了吧。”

“应该算?”

“……我也不确定全部记忆都有什么。”

叶琛点头道,“你是个很严谨的人。”他将问卷暂时放在一边,跟温随聊起最近的训练状态。

一番询问交谈后,叶琛心里有了数,“可以确定就是黄心病。”

温随相信席舟的判断,已经有所预料,被宣判时并没有觉得太沉重。

只是想到已经错过的冠军赛,到底不甘心。

“我为什么会突然得这个病?”

“不是突然,”叶琛却说,“是有原因的,这种病说白了就是一种条件反射,或者说心理暗示。从成因看,也是一种心理方面的问题,涉及这个都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必然有水滴石穿的过程。”

想治病,就得找病因,叶琛在白纸上画出过程,替温随分析他的问题。

“射箭中两个重要节点是靠位和瞄准,通常你会检查靠位和瞄准后再撒放,时间一长,靠位或瞄准和撒放之间就形成了条件反射。”

叶琛说着点了点笔尖,“正常情况下的条件反射是没问题的,但如果你的动作出现丝毫偏差,它的反作用就会出来了,打个比方,偶尔某一次你在射箭的时候,通过自我检查发觉动作有微小的不到位,你有意识地想去修正它,这时候会发生什么呢?”

“……”温随皱眉,“我想修正,但修正不了。”

“是的,当你瞄到那个黄心,尽管‘主观意识’觉得存在问题,不该撒放,但‘潜意识’已经启动了撒放程序,你的肌肉不听大脑指挥,自己就想要去撒放了,你发现无法控制身体,潜意识和主观意识形成对抗,痛苦就由此而来。”

痛苦……温随心脏剧烈地收缩了一下/.52g.g,d./,那种感觉确实痛苦。

“主观意识和潜意识,潜意识是不是相当于肌肉记忆?”

“可以这样理解,是肌肉对黄心的识别和记忆。”

叶琛继续道,“每个人撒放前的关注点不同,黄心病表现也会不同,把注意力集中在前手瞄准动作上的人,会在瞄到靶心和撒放之间建立条件反射,出现‘短拉’、‘瞄到即放’,也就是你现在的表现。”

短拉就是一旦瞄到靶心、拉弓手没能达到靠位就启动撒放。

瞄到即放则是拉弓手已经稳定靠位,但刚瞄到靶心,两肩、两手的直线调整还没稳定建立,肌肉和心理都不到撒放状态之前就放了箭。

这跟温随的情况一模一样,开始是瞄到即放,后来越调整问题越大,就成了短拉,在这两种错误的动作中来回拉扯。

“现在你已经知道了原理,最关键的还是诱因,每个运动员都有得黄心病的可能,但不是每一个都会得黄心病,一般来讲诱因有两个,重复不正确的动作练习和心理状态的过度焦虑。”

“不正确练习和焦虑?”

温随自认练习的动作不该存在错误的,而焦虑,他迫切想早点去国家队,这算焦虑吗?

可他也并没觉得多焦虑,心态一直是他的优势和长处,哪怕现在得知身体出问题,情绪都还算稳定。

叶琛视线在那张测评问卷上落了一下,沉吟片刻,“你应当主要还是内因,比如受到关注度太高,或者制定目标急于达成,都会产生潜在焦虑。潜在焦虑和表象焦虑不同,你不一定感受到它,就像潜意识一样,这种焦虑反而更危险,它往往在最风平浪静的时候出现,一旦开始有了征兆,后面就会陷入恶性循环。”

“比如,越相信自己,就越想着下一箭肯定会变好,/.52g.g,d./无限制地增加练习量,加快条件反射形成。再比如,越是某个细节做不好,就越苛刻地关注这个细节,也会强化条件反射形成,你应当就非常关注‘瞄准’吧?”

“……是,”温随有些明白了。

因为之前无法瞄准靶子的问题,在席舟的帮助下克服后,的确形成了比较在意“瞄准”的动作习惯。

而在伏昌国射箭打仗时,所练箭靶和现在不同,没有黄心,实射瞄准更多是活物,不会这样一直关注在黄心上。

这算是他现在练射箭跟从前比最大的区别,所以他也自然而然会更关注瞄准。

两种因素作用下,温随在不知不觉中建立了以瞄准定撒放的条件反射,有了黄心病萌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