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第 41 章

瞧着许雯雯只是盯着她手上的甜菜根看,却并没有伸手拿过,宗琼英便有些着急,“这个真的很甜的,四爷,你尝尝?”

“不是,”冯静连忙拦住宗琼英,“你这甜菜刚从土里刨出来,那土都没洗掉呢,你让四爷尝尝?尝土吗?”

“哪里有土啊,你看这……额,这背面还真有土。”宗琼英将甜菜根转了一圈后有些尴尬地咳嗽了一声,“那个,视野盲区,所以才没看到。”

“嗯,”许雯雯看着宗琼英,轻轻点了下头,“这种含糖量很高的甜菜你种了多少?”

“二十几个吧,府上种植的地方没有多少能让给甜菜了。”

“够了。”许雯雯微垂眼眸,“明日我便去寻皇阿玛,你准备一颗拿给苏培盛。对了,可以麻烦你将怎么制糖的过程写下来吗?”

“当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甜菜如何吃的办法也请一同写下来。”

宗琼英立刻回头看向冯静,见冯静点了点头后才回声道:“好。”

许雯雯又安静等待了一小会儿,见三人还没有离开的意思后便轻轻咳嗽了一声,直接出声催促道:“快去准备吧。”

“皇阿玛那边估计等多上奏几次才能成功,所以最好多准备几次。”许雯雯又解释了一下自己赶人的原因,“我得思考一下明日如何上奏。”

“行,那我们先走了。”冯静站了起来,准备离开。

宗琼英也抱着甜菜站了起来,“我先将甜菜拿回去,洗干净后再让苏培盛拿过来吧。”

许雯雯轻轻点了下头,随后看向坐在旁边没有动静的侧福晋。

“你不继续吃了吗?”胤禛的视线落在点心上,“只吃一个便够了吗?”

“我会吃完的。”

胤禛抿紧嘴唇站了起来,抬脚走到门口后停下脚步,“早点休息。”

许雯雯轻轻嗯了一声,不过待人都走光后却并没有按照约定去好好休息,而是拿起了冯静写的“大事记”从头看了起来。

因为康熙三十七年已经快要过去了,所以冯静是从康熙三十八年开始写的。

许雯雯仔细看了一遍后发现对她来说只有三件大事:康熙第三次南巡,七月份裁减官员以及九月份北运河武清县决堤,发生洪水。

北运河,海河的支流之一,与浑河一脉相传。武清县,天津的地方……看来自己明年得亲自去一趟天津检查一下从今年八月份开始动工的清理淤泥加固河堤工程了。

还有康熙明年一整年都在南巡——他真的是为了政治影响南巡的?不是为了游山玩水?历史上哪个皇帝跟他似地老出去晃悠?还要带上自己宠爱的几个儿子出去一起晃悠?出去开拓眼界也不是不可以,但正事儿还是要做的,她想要离开康熙身边一段时间单独出去做事估计还有得磨。

唔,算了,等到时候再烦恼吧,现在还是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

翌日

早朝结束后,康熙前脚刚回乾清宫,梁九功后脚就通传说雍亲王求见。

康熙一边找地方坐好,一边挥挥手让梁九功带人进来。

“儿臣见过皇阿玛。”

“起来吧,”康熙抬了下手,“你这怀里抱的什么呀?”

“回皇阿玛的话,这是新品种甜菜,含糖量很高,可以制糖的。”许雯雯将甜菜交给梁九功,后者一脸懵地抱着颗甜菜走到康熙跟前,将甜菜放到康熙面前。

“瞧着像是萝卜。”康熙伸手戳了戳面前的甜菜,“它能制糖?”

“是的。”

“据朕所知,”康熙沉吟良久,“那甘蔗也能产糖。”

“甜菜更容易种植,糖的成本会降下来,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可以吃上糖了。”

康熙轻轻哦了一声,手指在甜菜菜根上点了点,“这甜菜,要种在什么地方?”

“甘蔗性喜湿热,而甜菜性喜温凉,种的地方不一样,所以以前种甘蔗的地方不用重新种甜菜。”许雯雯抬头看着康熙,“种的甘蔗没有减少,甜菜却增加了,这样糖就会变多,价格自然也会降下去了。”

康熙看着许雯雯的眼睛,“你说得有些道理。”

“不过,糖,并不是非吃不可的东西。”

“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你且先退下吧。”

许雯雯低下头,没再多加纠缠,“儿臣告退。”

被拒绝也在意料之中,许雯雯早就知道只说这些话是不会让康熙同意大规模种植甜菜的。如今整个清朝的糖基本都产自南方,大规模种植甜菜便意味着要抢南方的钱——南方统治本就不太安稳,康熙几次南巡都有点政治意味在里面。

更便宜的糖价,以及更多人能吃上糖——这两个理由并不足以让康熙冒着南方动荡的风险去促成大规模种植甜菜这件事。

许雯雯回到府上后,拒绝了小厨房端来的甜味点心,提笔写了一封信让苏培盛送到冯静那边。

“信上写了什么?”

“信上说,”冯静抬头看着胤禛,“让我找一下北运河和浑河的关联之处,以及北运河的河道过去未来会发生的事情,还说最好能画一份地图。”

胤禛朝着冯静伸手,“我瞧瞧。”

冯静将信递给胤禛,嘴上还说着话,“雍亲王也不大,既然是在商讨很正式的事情,为什么还要写信过来呢?”

胤禛低头看着信,闻言看向冯静,“可能不想同你们多说话吧。”

冯静:?

“你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胤禛将信收了起来,“她将我看做同你们一样的人,所以这段时间也不愿意同我多说几句话了。”

“可是为什么啊……”

“这件事应该不急,不过你最好还是现在就开始动笔。”胤禛打断了冯静的话,“不然说不定你就没有时间写了。”

“也是,”冯静点点头,“虽然感觉我也没做什么大事,不过确实还挺忙的。”

胤禛突然不想跟冯静说话了,因为他觉得冯静有点迟钝了,自己已经提醒的这么明显了却依旧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

果然,最懂“自己”的人也只有自己。

既然是谋士,是为了自己做事的人,为什么要花上许多时间为了别人忙活呢?

可惜自己为了能够获取穿越女们的信任,被迫与她们处于同一状态,不然他早就安慰好“自己”了。

……

许雯雯倒是不知道胤禛还存在了“安慰”自己的想法,如果知道了第一反应肯定是:真好,自己的演技又提高了,甚至都可以骗到像侧福晋这样的资深演技大师了。

不过这也能从侧面说明了体验派才是最容易展现超神演技的地方,当你代入了自己的情绪,再将自己心中的这点情绪再放大,别人就很容易从你身上感受到你的情绪,就像这次,她什么都没有说,但是穿越女们依旧发现了自己“不对劲”的地方。

而她,也终于找到了和穿越女们和平相处的办法——不要相处。

是的,不要相处。

她刚开始穿越过来的时候因为是没有什么金手指的人所以缺乏安全感,在装作“胤禛”的过程中总感觉自己下一秒就会露馅,然后经历很社死的场面,于是她便处处忍让,流于表面地表现自己的“冷漠”,并试图通过各种实际行动来展现自己是一个“好人”,心中期望她们不会怀疑自己。

许雯雯仔细回忆了一番,估摸着这一阶段的自己是最好相处的,完全可以说是有求必应甚至还很护着府上的人,只要穿越女们能老老实实地待着,不找自己,不管她们做什么,许雯雯都不管,也不想管。

再然后,跟着康熙去了一趟浑河回来,许雯雯便变了一个观念。她一闭上眼睛,脑海里便满满当当地挤满了那些瘦骨嶙峋的百姓。就算她睡着了,也能梦见在床上撒手人寰的巧娘。她开始想做得更多了,开始想着自己现在这个身份,是不是能做到一些曾经想,但是没有精力时间和金钱去做的事情。

于是她便同穿越女摊牌了,想着说开之后大概能收获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为了这个时代的百姓做点什么——刚开始似乎就是这样的,重新前往山西浑河待在那里两个月的时间让她产生了错觉,回京之后依然将穿越女们当做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

回京之后,她迫切地想要做点什么,就算不做点实事,那做些对未来的规划也是好的。可事实证明只有她一个人在因为这种情绪焦虑,她告诉自己“论迹不论心”,告诉自己不必为了自己那些阴暗的心理而担心——然后,李芸……

怎么说呢,她变得冷酷起来,甚至有些破罐子破摔,将李芸禁足,又同意了苏培盛将冲撞了封王仪式的李芸暂时关起来。

她那个时候在想什么?在想自己是不是变得更像历史上的那个冷酷王爷,那穿越女们是不是就能意识到问题所在,能真的开始同她站在一条线上,去完成那个“志向”。

然后……冯静来见自己,没有去看自己抄的那封信,而是念着要去劝说李芸,虽然她用了系统很重要的理由,可自己又不是傻子,那不过是换了一个说辞的借口而已。那个时候的她心情突然就有点奔溃,因为自己似乎并没有做好,没能将所有的人拧成一根绳子,然后拽着这根绳子往前走。

她想到了排他性,想到了很多令人沮丧的事情,心情也变得低落,可当她听到苏培盛说起点心时,脑海里便突兀地想起了前些日子自己在永和宫吃的那一口甜的发腻的糖果,以及自己对苏培盛说过的不要吃糖的命令。

她在德妃那里说,“只要有一天这天下的百姓吃不起糖,她便不吃糖”。

她想到了康熙在心中隐晦地表示“非受她人之意”。

她又想起了自己曾经想到的那条船,身为船长的康熙拿着桅杆站在最前面,脸上带着自信又张扬的笑容。

她现在应该就在那条船上,身上系着一根绳子,绳子上面绑着穿越女们。一开始,自己试图无视自己身上绑着的那根绳子,可是闷头往前走着的时候,手上却还是用力拽着那根绳子,想要带着她们更靠近船头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