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不许挖了,就是不许挖了。”郁宁甩了甩袖子,穿过他直接入了宅中去了,芙蓉留了个眼神给侍卫,让他留下处理此事,虽然不知道他们家少爷为何突然心情就不好了起来,但是按照郁宁平时的心性行为,甚少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少爷这么做,定然有少爷的道理。

侍卫应了一声,抱拳道:“芙蓉姑娘快去吧,此事我来处理。”

“嗯。”芙蓉急急地去追郁宁去了。

***

翌日,雪停了下来,郁宁等人便加紧赶路去秦安府,又被雪绊着走走停停,最终七日的旅程走了整整十一日,这样一来留给郁宁的时间就很有限了。

或许是天公也有心作美,郁宁到的那一天恰好是个晴天,有道是:

一看风水清其贵,二看行藏地心良。

三看时日为第一,四择高师理阴阳。

五看山家当立墓,六遇山人选地方。

七逢天地开通日,八忌瘟期少日光。[①]

今天是个晴天,黄历上又是个黄道吉日,恰恰满足了七八两条,是一个非常适合上山去看风水的日子。

雾凇先生要郁宁来此处,一是为了让郁宁替他再次理顺此处风水,使此地无忧;

二是此处风水甚佳,又有雾凇先生堪舆,郁宁来此布下风水局后便能受到此处风水的反馈,算是长点经验值;

三则是郁宁是雾凇先生的代传人,在郁宁找到下一代传人之前,雾凇先生若是在此处下葬,天道自然认为郁宁是雾凇先生的弟子,他便可以受雾凇先生一二阴泽。

雾凇先生所选的地方在秦安府的首府旁的一座小山上,名叫阳明山。来接应的是一个老叟,年纪虽大,却十分精神,这样冷的天气,王管事穿着两三件夹棉的衣服,又裹着厚重的毛皮斗篷,远远望去看着跟只熊似地,而这位老叟则是只穿了一件厚实的皮袄,看着轻盈又利落。

王管事为郁宁介绍道:“这位是宋叟,是这山上的老猎户了,今日便是他给我们做向导……也是雾凇先生的看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