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房那边,有人发疯了……

开春时节,康煦帝欲要南巡。

这是一个有些突兀的做法,不管是谁,都是不赞成的。

经过一整个冬日,如今朝廷的局势刚刚稳定下来,该抓的抓该杀的杀。正是一片肃杀之后的沉寂,这个时候皇帝突然想要离京,不管怎么看都让人心生担忧。

然而皇帝似乎早早就拿定了主意,态度坚决,任由朝臣百般劝说,都不肯改变,这个时候就有人把主意打到了太子身上。

这半年来太子和皇帝的关系日益亲密,谁都看得出来,皇帝对于太子越发宠爱从前或许还会记得适度,然现在根本是完全放纵,哪怕太子提出再无理的要求,皇帝也只会笑眯眯的点头,然后为太子保驾护航。

这可真是叫百官头疼不已,毕竟太子这个脾气谁都怕,说不定什么时候太子这撩蹄子,把人撞个人仰马翻。

不过在这个时候,皇帝对太子的重视就起了作用,如果能从太子这下手劝说皇帝,让万岁爷留在京城,这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可还没等人找上东宫属官,太子就在一次朝事上,笑眯眯的赞同了万岁爷的看法。

百官:“……”

感情这父子两人早就意见统一。

这还费个什么劲儿呢?

皇帝和太子意见一致,百官只能做的就是接受。

皇帝陛下打算南巡,这个时候礼部户部等各个地方就开始动作起来,虽然前几年也有过一次,可如今到底是不同。

谁都怕再出问题,每一件事上就都要死死的把住界限,生怕再出一星半点的麻烦亲。

这一直忙活到了三月。

贾珠前脚刚跟着忙完,后脚就发现自己正在名单上面。虽然他心中有数,可直到出了名单的时候还是笑着摇了摇头,记得半个月前太子曾经来找他,就曾说过这一次要让他好好守在京城,可是太子这么说时,贾珠却不这么认为。

他和太子吵了一架,不大不小,两个人虽然没有分出胜负,可是太子离开时那眼神是若有所思。

贾珠并不想自己备受保护,而任由太子在外,毕竟这事多少也和自己有关系。虽然京城这一次已经被清除得一干二净,再不会有其他的麻烦。

可待在京城束手束脚,他焉能安心等到太子回来,更别说这一次,他知道太子也会有所动作。

虽然那一回不欢而散,可之后的两天太子却是送了信回来。

那词措上并没说什么,可那言外之意就是答应了。

事情还未有定论,贾珠就没和家里人通气,直到名单已经下发之后,这才和家里人说了一声。

贾府吃了一惊,前几年他并没有随从,所以这一次府上也没有做什么准备,突然收到这个消息,贾母就忍不住把他叫去问问。

“珠儿,先前事情多多,我便也没问起,只是如今你若跟着太子随行,这一路上可是安全?”老祖宗的声音带着浓浓的担忧,这位老人家早就看透了一些端倪,哪怕并未摆在明面上说,她都知道自家孙子与一些事情是牵扯过深的,若非如此,以他如今的官职与身份是不会频繁参与其中。

如今这话说起来,贾珠就知道贾母已经有所怀疑,只不过是不能说罢了。

贾母这话若不是真的担心,也不会问出口,毕竟这话是逾矩的,本不该提起。

“老祖宗,孙儿跟着万岁爷与太子殿下一同出行又怎么会不安全,老祖宗您就莫要担心。”

王熙凤在边上也扶着老太太的胳膊,笑着摇头,“珠大爷是不知道,老太太自打收到消息,便坐立不安,生怕您这眼珠子在外边磕到碰到。”她拍了拍贾母的胳膊,大笑着,“不知道的,还以为老祖宗捧的是易碎的琉璃呢。”

虽王熙凤这话是有些嘲笑的意味,可是说起来却不叫人讨厌,这也是她的本事。

“这话说得,珠儿这些年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招过来了,又怎么能让人不担心呢?”贾母只要一想起这几年发生的事情,就忍不住嗔怒。

这也不能怪做长辈的多心。

实在是贾珠遇到的事情太多,太繁杂,危及生命的有之,身体不适的有之,也有大大小小的坎,怎么看都让人觉得是多灾多病。

等王熙凤因事情离开后,贾母朝着贾珠招了招手。原本坐得稍远一些的贾珠就站起身来,走到老太太的身边坐下来,扶着她。

“珠儿,有些时候……我有些后悔,当初你入宫时就该把你拦下来。”贾母喃喃说道。

稍显粗糙的手,抚着贾珠的侧脸摸索着,有些疼,那是老太太手掌上的粗痕。

“老祖宗,您就莫要担心了,孙儿这些年过得很好。”

贾珠淡笑着说道。

他这话是实实在在,真心实意,不带任何虚假,他是真的觉得自己过得还不错。

老太太可能是觉得当初他这么一入宫就导致了这么多年来的坎坷,可他心里清楚,就算他没有入宫,他的往后也不会多么平坦,而贾府也必然会出事,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交织在一起,他反倒是觉得入宫这件事情改变了许多。

如果没有入宫他就不会遇到太子,他的身体也会一直那么虚弱,就算后来考取了功名也不能够做官。

哪怕是自家人,贾珠也必该承认贾府会颠覆也是有着自身的原因,如果他没有如今这个地位,他就无法说服府中的人,无法阻止他们做出不该做的事情。

如今他觉得他很满意,也很享受现在这样的生活。

“老祖宗,您或许会觉得孙儿这话是在安慰您或者是敷衍您,可是您听孙儿一句劝,我从不曾觉得有什么事情,让我觉得后悔过。”他抓住老太太的手,反过去摸了摸,笑着摇头,“孙儿真的过得很好。”

老祖宗定定地看着他,像是要把贾珠认真的看一遍,然后才缓缓叹息。

“罢了,你觉得好,那便是好罢。”贾母笑了起来。

“我也快老了,以后就是你们自己的天下。”

宝玉刚刚从门外走进来,就听到贾母这句话,立刻扬声说着。

“老祖宗怎么这么说?您哪里老了,您可要永远都在呀。”他带着黛玉,两个玉儿就像是轻巧的蝴蝶,一左一右落在了贾母的身边,贾珠就顺势站了起来,让开了位置,看着两个玉儿轻巧地贴在老祖宗的身边。

贾母对于府上的孙儿孙女,说不上一视同仁,虽然都很关心,可是看得出来,她对宝玉和黛玉这两个玉儿是最喜欢不过的。

一瞧到这两个玉儿过来,贾母就笑得合不拢嘴。

贾珠在边上守了一会,确定老太太的情绪并没有继续低落下去,这才安心的出去。

从荣庆堂这边离开之后,他先去外书房见了父亲贾政。

从去年到现在,贾政对贾珠的态度有些不冷不热,没像之前那样时时关心着,可也说不上疏远,就是有些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