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二十九章

贾珠小步小步地挪开,允礽一步一步地追上来。

一进一退,走得非常绕。

被他们秦王绕珠的那根“柱”——允禔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一手抓住了贾珠的领子,叫他跑也跑不走。

贾珠无法,只得坐下来说话。

得亏的是皇帝刚刚临时有军务,人已经走了,如今留下赵昌等人看着几位小主子,再没有之前的拘谨,但也叫贾珠失去了他的遮挡物——顾总管,差点被太子殿下一击必中,可惜的是给贾珠溜走了。

然,贾珠选错了绕柱对象。

允禔和允礽在这件事上难得是一伙的。

三个人对面坐着,其中两个虎视眈眈地看着贾珠。

贾珠小小声地说道:“殿下,大皇子,你们俩的反应太大了些。”直到现在,贾珠都觉得自己好像是要被他们的视线点燃了一般。

允礽一拍桌子,“大哥,你来说!”

这时候又叫大哥了?

允禔不满地白了允礽一眼,但还是当仁不让,“阿珠,我也不是不知道有些父亲过于严苛,但你……”他上下打量着贾珠这瘦弱的小身板,不解地说道,“你的性格和善,也不像是二弟那么调皮捣蛋,再加上学业也甚是不错,阿珠的父亲是瞎了眼吗?”

也不怕依着贾珠这身子,一板子下去人就没了。

允礽虎视眈眈地横了允禔一眼,这臭大哥怎么还夹带私货!

堂堂太子殿下想要震怒。

小胖崽狠狠又拍了一下桌子,“莫说是瞎了眼,这心肝也不能要了,都是黑的!”

允禔嘀咕着:“这心肝黑的不是你自己嘛?”

两人又怒视彼此。

贾珠怯生生地打断他们两人一触即发的战争:“……只是从前的事情,现在父亲也不会如此了。”

不怯生生也没办法,坐在他们中间的贾珠觉得自己被误伤了。

贾政的确打过贾珠几次,都是为着读书上的事情。

王夫人本来是不说话的,可小孩的身体到底是弱,有一回贾政教训了贾珠后,回头人直接发了高热,连着大半月才好。贾母震怒,将贾政好一顿训斥,又严令外书房的小厮再见二老爷打儿子不拦着,全部都赶出家门去。

如此过后,贾政便收敛了,再不曾碰过贾珠。

毕竟他动起手来,说是考虑过珠儿的身体,倒也没真的下过狠手——当然,前提是,贾珠也从来不曾给过他气狠了的机会——可谁能想到,在贾政看起来轻飘飘的几板子,能够给人打出毛病来呢?

说到底,以贾珠这样的性格,允礽很难想象他会惹到谁生气,是他自己还差不多。

小太子对自己的性子还是有着一定的认知。

贾珠搔了搔脸,“父亲只是希望我可以做得更好。”

贾政原本是打算靠科举入官场,结果最终被御赐了个官位,直到现在,都还只是在工部员外郎上不温不火地坐着。肉眼可见,或许到未来,贾政的位置都不会挪动多少。这如何叫原本有着宏大念头的贾政能甘愿呢?

除非家世出身再高些,不然,唯独走科举对他们来说,才是一条正道。而贾政,也是把这样的希望放在了贾珠的身上。

他希望贾珠能够考取个好功名,也希望贾珠能够勤恳上心,自然行事作风就显得略微强硬了些。

允礽没好气地说道:“他那么希望,怎么自己不考出个结果来?不过是个废物,将自己的希望压在小辈的身上,还敢在阿珠的面前摆谱!”

小太子的脾气暴躁,说出的话自然不好听。

允禔在边上给了他一脚。

贾珠就算和他的父亲关系不好,可是贾政到底是他父亲。

听到这种贬低贾政的言论肯定会不开心。

允禔的脾气也不咋的,不过对比起娇生惯养的小太子还是好一点,但也只是一点。

他说出的话也非常不客气,“他自己做不到,看起来也不过如此。阿珠,你要不搬出来住吧?我看二弟这么喜欢你,长住毓庆宫也不是不行。”

赵昌这位御前大太监在边上听着,大皇子哟,这可不行。

小太子本来就对贾珠有着非一般的喜爱,听到大皇子这馊主意,说不得真的要琢磨起这件事来。

果不其然,赵昌悄悄看了眼太子殿下的脸色,已经是一张沉思的小脸。

贾珠如何看不出来呢?

他忙说道:“殿下,这可万万不可。虽然父亲是苛责了些,但不管是祖母还是太太,都对我非常关心。若是我离开家中,想必他们会很是难过。”搬去别的地方也就算了,毓庆宫这可不是什么靠谱的主意。

这可是东宫啊!

贾珠都想薅住大皇子的肩膀晃悠两下,他这完全不靠谱的建议,叫贾珠根本无心去思考刚才这两位皇子对他父亲的诋毁,只一心想要阻止这个荒唐之事。

允礽撇撇嘴,很不满意地说道:“毓庆宫不好吗?可大,可舒服了。阿珠还可以和我一起在床上打滚。”

听完大皇子的话,小太子的确是心动了一会,但也深知此事不可行,这才故意夸张说了起来。

贾珠忍不住笑了笑。

这一笑,仿佛刚才的紧张也没了。

他摸着温热的茶盏,认认真真地说道:“殿下,大皇子,莫要担心我。其实自从我入宫成为殿下的伴读后,父亲对我的态度也好了许多。”至于家里其他长辈,对他一直都一如既往,让贾珠并未感觉到不同。

允禔轻哼了一声,斜看了眼允礽的脸色,到底没说什么。

在大皇子看来,贾珠的父亲当真是不太相配的。

但想起荣国府没落的现今,倘若这一代男子中真的有人很有能为的话,也不至于走到今日这步。

多余的话他也不多说,反正看二弟这小气吧啦的脾气,阿珠已经是被看做是他的人了,他能忍得下这种事情,那才叫奇了怪了。

他且等着。

此事了了,仿佛像掀篇过去。

康煦帝在玉泉山中很是游玩了几日,直到临近开朝那日,这才带着澄心园内的人浩浩荡荡又回去了。

贾珠自然在被捎带回去的行列里,除了当初第一回入宫时,他还从未在外头如此之久。回去的时候,王夫人抱着他的心肝香疼了好久才舍得松手,

贾珠的小脸从王夫人的手中又被揉搓到贾母的手里,到最后恍惚坐下的时候,他的小脸都是通红的。他揉了揉自己的耳朵,“老祖宗,今儿是有什么好事吗?”他刚才回来的时候,就看到阖府的人都带着喜色,应当是出了什么好事。

刚从门外进来的张夫人笑着说道:“你的姨母怀上了,这岂非是好事一桩?”

这说的是王夫人的妹妹,她出阁后嫁给了薛家人,但迄今为止一直没有怀上,这成了王夫人的一块心病。今儿恰好收到消息,是去岁年末时节送来的书信,如今算算,也有四五个月了。

收到这个消息,王夫人自然高兴不已。

贾母也记得她,眼见她出嫁后总算有了好消息,也为她高兴,赏了府内的下人为她祈福。这般给王夫人做脸的事情,如今管家的张夫人并没有阻止,反倒是做得更加大手笔。就算妯娌间有矛盾,但张夫人如此,王夫人还是高兴的。

这当然是个好消息。

贾珠坐在边上,含笑地听着祖母与母亲等人说话,眼角余光看到妹妹元春一直坐在贾母的身旁,一双漂亮的眼睛时不时望着他

,便心中了然。

等晚些离开的时候,贾珠并未随着王夫人离开,而是在垂花门外稍作等待,就看到贾元春的侍女抱琴匆匆走来,见珠大爷果真在这里等候,便展颜笑道:“珠大爷果真在这里等候,姑娘正盼着你呢。”

贾珠便笑,“方才她一直望着我,若是我都看不出来,这也太过疏忽了。”

他跟着抱琴走了一段,到了一处僻静地方,元春正在那里等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