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页

可是霍令之就是有这个癖好,不过听了洛子宁的意见,咬的轻了许多。

……

之前霍令之下令全国上下只能一夫一妻,不准再纳妾,所有的要求都按照当初封地时候推行的来。

但是许多地区推行不起来,很多人表面上装作把小妾都给赶走了,其实赶走后第二天又给雇佣回来了,说这些小妾以后就不是小妾了,是家里的佣人。

他们家关上门之后谁也不知道里头到底发生了什么,霍令之派去的官员也不能天天趴在人家床底下去瞧,平民百姓就没办法管的那么严格。

但是官员们就要管的很严格,还可以互相举报,若是有什么死对头或者下属写了举报信给他举报了,被调查出来,那就直接撤职了,而且这些官员们大部分都是被洛子宁的学校培养过的,至少这一批还不会犯这种错误。

洛子宁听到这个结果后,也只能无奈的叹气,他也不能去别人家看着,那么人,哪里管的过来,至少他们知道明面上不可以了,这也是一种进步,等到他们的孩子那一辈之后上了学,学校里一定要教他们一夫一妻,从下一代开始慢慢改变。

他们现在更大的人力物力放在了将全国的青楼关门,并且让里面的女子都进工厂工作,以及赌场也都查封,每个地方的地头蛇黑恶势力都抓起来,把他们抓去挖矿,也就抽不出太多人手去管谁偷着纳妾的事情了。

原本洛子宁觉得挖矿的人太少,现在抓了不少坏人,挖矿的速度都变快了。

铁轨他也规划了几座城市,先从京城往外头扩。

除了修铁轨,他还在给接灵泉水,给每个乡村的百姓浇灌,避免霍令之刚登基这几年就出现灾害。

之前他们利用舆论谴责二皇子,说二皇子做皇帝那几年连年天灾,不配做皇帝,他不能让霍令之登基这几年也出现收不上粮食的情况。

刚登基的前两年各地都丰收了,百姓们都口口相传,说霍令之才是真龙天子,有了霍令之和洛子宁,他们年年丰收,不像上一任皇帝,每年都饿死那么多人,连皇宫都住不进去。

第三年的时候公布的不能纳妾的法规,许多地方的人偷着纳妾,不过也有许多地方的人听霍令之的话,积极配合工作,还天天盯着城里那些有钱有权人家的情况,一有情况就去官府举报,还真有些地方做到了没有人偷偷纳妾的情况。

而恰巧第三年就发了洪水,好多庄家就算浇了灵泉水,也都被冲走了,许多人都遇难了。

洛子宁听到这情况,赶紧带着人去了受灾的地区,帮忙救人,他这几年忙着发展建设了,都忘记了古代经常发大水的事情了,他自责的想应该早点修理河堤,避免这些事情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