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页

他们想,就算这场仗打不起来,就凭洛子宁那些政策,估计用不了多少年他们就得自己玩完了。

洛子宁听说皇上那边颁发的新政策,觉得十分可笑,他觉得皇上才是想要自己玩死自己。

皇上这个政令发布下来的时机不对,若是没有霍令之和洛子宁这边的好待遇,若是没有连年的天灾让百姓都快活不下去了,可能他这裹脚的政策真的能实行下去。

可是现在百姓们吃饭都快吃不起了,虽然女子地位低,但是也是家里的劳动力,有钱人家的小姐们裹脚还行,他们穷人家的孩子裹脚了,干的活肯定不如以前的多了,少了个劳动力,谁能愿意。

再加上很多人原本计划拖家带口的去霍令之的封地,听说那边的女子一个月也能赚一百来文钱,还管饭,还教给她们技术,三年之后还能有分房子的福利,并且还能嫁给工厂里的工人,到时候就是双份工资、两套房子,虽说是只给一套住,但是另一套房子会以钱的方式发给他们。

只要去了霍令之的封地,那就是有吃有住有穿,在家待着就是饿死,是个人就知道要怎么选择了。

更何况霍令之的封地也是本国的国土,霍令之还是先帝的孩子,也是皇家血脉,他们投奔霍令之也不算是叛国,没有心里压力。

没过多久时间,这些百姓们就寻找出了几条避开官府和官兵的路线,偷偷的往封地跑。

封地四周都有霍令之的兵把守,不过霍令之提前下过命令,看到百姓想要进城,要提供帮助。

在霍令之的部下帮助下,这段时间进城的多了好几万。

洛子宁的糖厂瞬间就有人了,当然新进来的人都先去砖厂,砖厂成了锻炼新人的地方,砖厂提升上来的工人再去其他轻松的厂子。

这个糖厂的工作是城里最热门的工作,不仅待遇好,还经常发糖,出了新品可以让糖厂的工人先尝试,平时买糖也能打八折。

糖厂刚开的时候,好多人都在争取这个位置。

洛子宁还划分了几个地方,准备建造学校,有幼儿园和小学,以及厨师学校,教一些小吃或者一些未来的菜系,还有医学院也建造起来,霍令之的腿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城里又缺大夫,洛子宁就跟甄大夫商量了,让他开办学校,教更多的人学医。

封地里热火朝天的建造起了学校,跟城外要仿佛成了两个世界。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