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页

“太子殿下。”察觉到赵稷过来,谢菡忙向他行礼。

“免了。”赵稷道,随即站在谢菡旁边,看起那些人答题的丑状。

没想到几道简单的题目,都能让这些人为难。

赵稷问道:“你为何想用这几道题目来考教他们?”

“很简单啊,”谢菡笑了笑,道,“能答上题目来的人,定然在学院里听过这些课程。可见他们心里也是认为这些知识是有用的,而不是因为科举不考,将之弃若敝履。”

“既然是要选人来推进改制,自然是要选认同这一举措的人才是。”

不管哪个朝代,都不乏迂腐浅陋的读书人。他们本身就对其他课程带了偏颇之见,除了经义,认为其他都是旁门左道,根本就不需要了解。在这样的人看来,其他课程开设了也没有实际意义,还不如关了算了,省得学来浪费时间。

这样的人恐怕极为推崇原先的考试方式,一时接受不了新事物的出现,她若是将其选在自己手底下,岂不是给自己找罪受吗。

估摸着时间快到了,赵稷让平安去收那些人的答案。

不多时,平安回来,手里拿着厚厚的一摞宣纸。

赵稷草草翻了下,脸上的笑已经消失不见。

比如第二题,竟然有人回答因为渔夫用的劲儿不够大,所以叉不到鱼。还有的回答渔夫叉不到鱼是因为他的捕鱼技巧有待提升。

这还是进士呢,却是这般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连幼学部的学子都知道鱼在水中的实际位置和眼睛看到的位置有偏差。

“一块看看吧。”赵稷将那些答卷分开,将一部分递给谢菡。

谢菡接过后认真看了起来。

待她看完这部分后,又和赵稷交换着看完了另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