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页

“完全想不到这是为什么,我要是当上了皇帝,肯定是想要留给我的孩子, 一代代传下去的。”

“其实现在想一想,虽然历史上大多皇帝也都没有用自己的姓来做国号,但是不是与自己的封地有关, 就是与自己其它部分相关,但是陛下好像完全没有。”

“陛下就是这样的风格,这几年下来, 难道你们还没有感觉到吗?当初支持陛下登基,可能就是我这辈子做过最明智的决定了吧。”

“我也听人一个凉州的朋友说过,原本陛下就没有这个心思,只想着好好守着凉州那一片地方,是后来将军说服她的。”

惊讶、疑惑、不敢置信, 是绝大多数百姓脑海中率先浮现出的想法。

但是稍微回想了一下, 竟然也觉得并不是很突兀。

觉得城静枫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 大多数人也早就习惯了,对城静枫的决定无条件地信任。

像是京城附近村落的王村长, 他听着从京城传来的各种分析, 什么原来继承制的好和弊端,现在这种制度的优缺点。

摆摆手道:“我可不听他们分析的那些,我就知道, 跟着陛下走,准没错。”

在一旁的村民们, 原本也都蹲在田边, 津津有味地听着刚刚从京城回来的人, 说着京中的各种消息, 复述自己听过京城中的文人分析的话。

听见王村长这话,也都纷纷接茬。

“是啊,你看看这些人东一句西一句说这么多,能让我们种出亩产千斤的粮食吗?”

“咱王村长就是明智,当初一点也不带犹豫的让小王去读书扫盲,现在都去当大官了。”

“就算是陛下没有登基之前,跟着她走的凉州百姓,灾荒年间都能过得有滋有味的,这些人都没有陛下的本事,还讨论得这么起劲。”

王家村、李家村、赵家囤……

曲家茶楼、钱家粮铺、孙家当铺……

种田的、经商的、干实业的,遍布全国的底层百姓们,没有一个不曾尝过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