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页

三人对着这张图纸讨论了起来,从怎么能利用蒸汽机减少力的使用,更方便打井,到最后有没有办法将水从地下直接吸上来。

国子监中有老师教,还有实物参与教学,学生们能更简单地感知原理,也能参与课堂实验,感受自然中许多规律的乐趣。

研究氛围一时间无比浓烈。

第一个做出成绩的,不是国子监的学生,而是许青竹。

作为教授的那一方,她对知识的理解更为透彻,应用起来也更得心应手。

而且让城静枫惊讶的是,许青竹研究的不是最近提出的任何一个问题,而是用蒸汽机加快船的速度,控制船的航行。

看着许青竹想出来的图纸,城静枫好奇问道:“青竹是怎么想到要改进船的?”

许青竹毫不犹豫道:“当然是为了能去更多更远的地方,之前出海一次,就带回来了产量那么高的良种,说明海的另一边,还有许多我们没见过的好东西,当然要珍惜。”

“万一还有亩产上万斤的粮食呢?那就再也不用担心有人会饿死了。”

许青竹脸上尽是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看着许青竹闪闪发亮的眼神,城静枫也不知该不该告诉她,现在找回来的东西,已经是顶峰了。

在自然界中,再也没有亩产更高的粮食。

城静枫想了想,看看手里灵感爆棚,几乎在现在拥有的技术下做到完美,将现有材料和技术发挥到极点的航船设计图,最终还是没有打击她的这种美好期待。

也许正是这种饱含期待的正向情绪,才助力这样好的作品产生,还是不要轻易扼杀小孩的这种灵气了。

城静枫像是以往那样揉了揉许青竹的头顶,笑道:“那就等青竹的船造出来,咱们在去海外好好找找,说不定真的能有别的惊喜。”

许青竹的航船设计图开始建造之后,她一点也不藏私的将自己的理解在课堂上讲解了一遍。

正是这一番讲解,撬开了压着国子监学子们的最后那一点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