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页

明芳草草读完,大感愤慨,“贤妃竟敢这样同娘娘说话,她以为她是什么人,还斗胆和您谈条件?简直毫无自知之明。”

又朝自家主子道:“您别理会,披香殿那位就是绣花枕头一包草,奴婢倒不信她能掀起什么风浪来。”

等贵妃娘娘成了皇后,还不是想怎么处置便怎么处置,这些曾经的手下败将能留下一条命都该感恩戴德,还敢软语相胁,简直不知所谓!

谢贵妃却不言不语,兀自从抽屉里取出宣纸笔墨来,略沉吟了一会儿,便提笔疾书,末了还在篇末盖上贵妃独有的金印。

明芳见她当真立下字据,不由得目瞪口呆,转念一想,却笑道:“也是,您只说让披香殿那位成为皇子之母,却没说哪里来的皇子,自然随便从宗室里拣一个过去便成了。”

不然凭赵贤妃的资质,难道还想抚养太子么?那未免太痴心妄想了些。

谢贵妃却并不打算玩这种文字游戏,她轻轻说道:“本宫没哄她,若大皇子将来有幸成为太子,那也是她的福气。”

谢贵妃至今都不曾生养过,以后也不打算再生,赵贤妃更是绝无孕育子嗣之可能,宫里很可能只有楚瑛这么一个皇子,即使如此,谢贵妃也不想与人相争——她所求的止有皇后之位,倘若赵氏有幸能成为另一位太后,两宫并尊,也由得她去。

自然,若赵氏无能护得这个孩子平安长大,或是楚瑛晓事之后只认林氏再不肯认她,那也是赵氏咎由自取。谢贵妃只想与赵采薇取得暂时的结盟,至于日后如何,自然桥归桥路归路。

她将信笺仔细封好,交给明芳道:“送过去吧,这下她想必能放心帮本宫办事了。”

宫中三足鼎立,局面只会迟迟僵持不下,唯一取胜的法门是先联合其中一个干掉另一个。谢贵妃深谙此理,至于斗垮林氏之后,赵氏会不会再反咬她一口……横竖赵氏就只有这么点斤两,谢贵妃半点不惧。

甘露殿与披香殿和好的迹象,宫中人很快就瞧出了苗头,林若秋本就有所怀疑,如今带着有色眼镜看去,更觉得处处都是风波危险。

三人在甘露殿议事的时候,以往赵贤妃总要驳斥一两句,或是驳她,或是驳谢贵妃,如今却谁都不反对了。赵氏不反对谢贵妃很正常,毕竟谢贵妃资历比她深厚得多,可她待林若秋也和和气气的,这便很叫人生疑了。

除非谢贵妃着意叮嘱过她,让她在外人面前维持和睦的假象——让敌人放松警惕,才能攻其不备。

除此之外,谢赵二人每日还会定时定点到长乐宫中请安,魏太后是否愿意见她们都不要紧,职责尽到便成了。从前只赵贤妃一人独往,众人还说她讨好卖乖,如今多了谢贵妃陪同,此举便俨然成为媳妇孝顺婆婆,再没人敢说半个不字。

相较之下,长年与魏太后保持距离的林淑妃则难免有失礼之嫌。

林若秋渐渐觉出不妙来,这两人联合起来的风险无疑比她想象中还要大。就算谢赵二人并未从言行上诋毁她,可这两人天天和连体婴一般黏在一起,共同进退,行事又无比妥帖,无形中就把她给比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