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页

用作祭礼的都是又肥又壮的蚕,安静的躺在一个铺满桑叶的纸箱子里,沙沙吃着树叶,如同绿玉上点缀的珍珠,不见恶心,反倒甚是可爱。

林若秋怀着近乎欣赏的目光观察那些小生物,并不敢伸手触碰——万一她一碰就死了可怎么好?防人之心不可无,万一谢贵妃想借此事陷害她,可她可真叫倒霉催的。

然则她直勾勾的盯了半日,也不见那几条蚕有何异样,林若秋方才松了口气。

谢贵妃轻轻笑道:“蚕虫多子,妹妹膝下虽已有了一双儿女,可仍需再接再厉,多为陛下开枝散叶才是,方不负陛下对你的爱重。”

林若秋只得含糊答谢她的祝福,总觉得谢贵妃的比方用得怪怪的,哪怕说石榴多籽、花椒多子、甚至母猪多子也行啊,倒没见拿蚕虫来说事的。

从来只听人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样短寿的东西,听起来不像祝贺,倒像是诅咒。

不过旁人都没怎么留意——赵贤妃仍静静想她的心事——林若秋也只好装成很受用的模样,强迫自己不去细想。

此刻日已将正午,谅着亲耕大典已过了一半,众人遂急急换了衣裳赶赴郊外的御田中去。

楚镇刚率领群臣举行完祭天仪式,见她过来,不由得轻轻皱眉:“怎这早晚才来?”

林若秋向他解释,因为路上耽搁了一会儿,马车的轴承出了点问题——毕竟此乃后宫妃嫔头一次参加亲耕大典,出点意外在所难免,何况那几辆马车多久没动用过了。

楚镇遂不再多话,只向她招手,“过来吧。”

林若秋兴冲冲的扶着犁耙走过来,此时却发觉她站的位置是否太奇怪了些,按照位分,应该是谢贵妃在前,她在后,赵贤妃次之。

可现在她成了距离皇帝最近的人,谢赵二人反倒隔开了一丈之地。

林若秋想开口询问,楚镇却已携起她的手,淡淡抬了抬眼皮,“有什么话回去再说,祭典上不许喧哗。”

见他抬出这顶大帽子,林若秋只好噤声,心下却已有几分了然:楚镇这是明白向众人昭示她的地位,百官们看到这一幕,就该知道皇帝心仪的继后人选是谁了。

在场果然有几位老臣皱起眉头,本想质疑皇帝举措,但在谢丞相的眼光安抚之下,终是平静下来。

谢丞相不露声色的瞥了林若秋一眼,那一下虽是飞快,却还是被林若秋注意到了。她知晓谢相为了女儿,难免对她抱有敌意,但这也是没法子,只要这老头子不敢当众给她没脸就好——那也是给皇帝没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