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页

折腰 越十方 998 字 3个月前

实际上,他们对海难之事一直存疑,而季珏是唯一的出口,季清平走近他一步,气势逼得季珏不得不后退。

季珏转过身,很是艰难地看了楚氏一眼,才闭上眼回道:“没有……那天我和大哥乘的是不同的船,从暴风袭来到船只沉没,最终我也没看到大哥最后一面。”

季珏跪下身,伸手在自己脸上狠狠抽了一下,显然是下了狠手,将在座的人都吓一跳:“对不起,娘!只有我一个人回来了,明明是一起出事,最终却只有我一个人回来了!”

楚氏好像有些呼吸艰难,她攥着拳头锤着自己胸口,见孩子们惊恐地奔过来,连连摆手,半晌才缓过劲来,她看着季珏,眼里都是泪水:“这怎么能怪你呢……老二,你活了下来,这怎么能是你的错呢?”

季珞是楚氏心头永远难以割舍的一块肉,她期望他活着,却不会为已经死去的人,让二儿子心中留下任何悔恨和阴影,她不会让他自责,季珏也不该自责。

“你仔细说说……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楚氏望着季珏,眼中充满渴望,心爱的儿子最后的时光,她想清清楚楚的知道,哪怕那是在扒开她的伤口舔舐。

季珏昂起头,好像陷入了很久远的回忆。

“我和大哥在离开泗泠的时候就是分别坐的两艘船,当时天色不好,渔民说海上会有风浪,不适合出航。大哥手中拿着泗泠皇帝投降的诏书,怕夜长梦多,想要尽快离开泗泠,要是不赶快起航,后面会有更大的风暴,我们还会在泗泠耽搁更长的时间——”

“那怎么不等一等?”季衡宇忍不住问出来,看到季珏下意识望过来,后知后觉的别开了眼,声音变小了许多,“既然知道风浪大,为什么还要走?”

季珏叹了口气:“当年,泗泠人虽然战败,但海上作战,一旦战线拉长,实际上是对我们大盛不利,所以陛下原本的意思也是先讲和。我们与晋王在泗泠硫屿僵持了近一个月才签下那份对大盛十分有利的和约,泗泠朝中却有诸多不满,要是再耽搁几日,难保泗泠不会反悔,而且,登船前,大哥再三确定过海上的风浪并不会形成风暴,只是会延长行程而已,谁知道最后……”

他说到这里,痛苦地捂住脸:“要是我拦住大哥就好了……”

“晋王为什么在你们之后?”季清平忽然打断了季珏自责的话,“要是按照二叔所说,晋王自然该同你们一起走才对。”

季珏放下手,眸中的神色深邃晦暗,他仔细地想了想,似乎在追寻这个他未曾深想过的细节:“泗泠签署的和约,上面许多条款都是晋王据理力争才签署下来的,对于大盛与泗泠海域中间的和安岛归属问题,他还有心思想要争一争,所以并未打算同我们一起离开。”

这也是晋王对陛下的回答,这些年来季家人已经听过了无数次,心中的不解和不甘未曾消减过一点,可唯有这次,他们无话可说,这是出自季府二爷之口,是季珏亲口承认的。

“你们遭难,真的跟晋王没有关系吗?”楚氏压低了声音,却很严肃地看着季珏,好像迫切地想从他口中听到一句肯定的话。

季珏却皱起了眉头:“你们在怀疑晋王吗?”

他转头在屋里看了一圈,很快就在每个人的脸上得到了答案。

“娘!这件事虽然来得突然,却不怪任何人,要怪只怪我和大哥太心急了,而风暴比预期来得更早,如果我们能早一步,或者再晚一步,完全可以躲开那场风暴,这和晋王一点关系都没有。”

他说完,却发现楚氏并未因为他的几句解释就放下疑心,反而陷入沉思之中,再去看季清平,季衡宇,差不多每一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难不成……”季珏的声音有顿了顿,“晋王殿下回京之后,说了什么我不知道的事吗?才让你们如此怀疑?”

“刑——”

“没有,”季衡宇本来要说话,却被季清平打断了,前者心中一惊,赶紧住嘴,就见他大哥神色平静地看着季珏,眉峰处却暗暗隆起,“只是父亲和二叔戎马半生,最终却以这种方式死去,心中意难平而已。”

这么明显地打断,明眼人都知道他有事瞒着季珏。楚氏看了季清平一眼,没有说话,季琅却是若有所思,他想起两个人那天在马车里的谈话,他就知道大郎对二哥并未完全放下疑心,尽管季珏是侯府的二爷,是他的亲二叔。

他永远这么冷静,反倒让自己挺放心,季琅暗自笑了一声。

季珏明知季清平故意不说,却没追着问下去,只是摇着头道:“我知道娘因为那件事对晋王殿下疑心深重,但他绝不可能如法炮制,每次都这样陷害别人,尤其我们季家人守卫边疆,守的是大盛的百姓和疆土,那种时候,他没必要这么做,我们出事,他在泗泠更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