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后,他忽然起身负手向殿门走去,升平匍匐在地,不想看他遽然的背影,双眼痛苦闭合。

“既然如此,朕遂了你心意就是。”他冰冷回答。

贞观七年初,元妃巫蛊术发降为玳姬2,自赴北宫。同年九月封淑妃杨氏有孕,帝赦后宫,赐玳姬重返栖凤宫不予外人觐见,实则待罪幽闭。

玳姬服罪,所诞公主高阳李端3送与长孙后教养,长孙后甚喜如同自出,宫人皆道高阳公主样貌肖似长孙后。翌年年初,长孙后再诞下次子泰,册封卫王。后逢帝寿诞之日晋魏王。

淑妃杨氏诞皇嗣恪,册封蜀王。后逢帝寿诞晋吴王。赏淑妃千户邑,良田万顷。

翌年,阴昭容诞皇子佑,册封宜阳王,后逢帝寿诞晋齐王,母阴昭容晋德妃。

韦昭仪诞皇子慎,册封纪王,母韦昭仪晋封贵妃。

1太极宫:以隋朝大兴宫为雏形扩建的宫殿。唐睿宗时改名太极宫。此处借用。

2玳姬:李建成妻子,前任太子妃,高阳公主生母,无封号,无姓名。

3高阳公主,李世民十七公主,生母玳姬早亡,自幼随长孙皇后长大。史书无姓名,李端是作者擅用。

第六十四章 寂寂空庭独自凉

皇宫之中服侍久的宫人仍记得当年册封元妃时的盛极奢华,仍记得那时册封皇后时的落寞匆忙,不曾想风水轮转,如今元妃落得如此地步,而原本落寞的皇后却颇有崛起之势,因此常有宫人擅自猜测,多半是元妃没有子嗣撑腰的缘故。

当然,玳姬仍活着,她活下去的理由没有人知晓。

升平的记忆有些模糊,不记得这是她人生第几个春日,人常倦倦的,坐在被关拢的殿门口被阳光拂照,微微闭上眼,感受那缕温暖仿佛能照入心底,暖化冰封。那里有她幼年时无邪笑声,那里有她册封元妃时的暗自喜悦,那里还有属于她未曾见过孩子的笑容,一个模糊不清的笑容。

至从她待罪入北宫起,栖凤宫宫人内侍悉数被遣散放逐,除身后追来愿意陪同的缁衣同欢,她的身边再没有任何旧人。蒙他人恩典回到栖凤宫,又因待罪囚闭,不过只多出两个粗实宫人负责每日清扫浣洗送食,偌大栖凤殿前依旧门庭冷落,花谢叶凋。

同欢静静站在升平身后为她梳理长发。同欢眼中升平依旧容姿美艳。明明已过而立之年,唇边笑容依然如同天边绚烂的彩霞耀人眼目,同欢为她细细的梳理,一下又一下,忽然同欢的手指颤抖停住。

“怎么,可是发现本宫鬓生白发了?”升平依旧闭拢双眼笑着问。阳光轻柔撒在她从容笑脸上,带着淡淡金色的光晕,恬静从容。她略为颤动的长睫下有些盈盈水意,无人能见。

同欢悄然隐藏起袖口下的一根白发,淡淡回答:“当然没有,娘娘容貌不改从前。”

“又在哄我开心。”升平如今只是个玳姬,无封号,无宫殿,紧紧是被囚禁在栖凤宫不能离开的有位份宫人。她闭合眼睛淡淡的笑,神态依旧动人:“算了,退下吧。”

同欢收回手中玉梳,怔怔看着眼前年华渐逝的升平。眨眼间她已陪升平十余年,眼睁睁见她容颜依旧,气息削弱,仿佛时光只能给她因思虑而生的白发,夺走她的傲然。

苍天如此厚爱一个女子的容貌,为何偏偏残忍毁掉她的终生?同欢默默退下,留下被阳光抚耀的升平独自聆听春日风声,她还是闭着双眼,无所谓永远,无所谓留恋,坐等天昏日沉,又过一天。

黑暗中,宫门外高墙边依稀有孩童的嬉笑声,清脆的笑声被春风送入深远的栖凤宫,带着春日微风惬意的入人心肺,升平骤然睁开眼,仿若听见令她日夜冥想的珍贵声音,她立即站起身四周巡视辨别声响来源,全然不顾身后短椅轰然栽倒在地。

她快速奔下大殿台阶,整个人扑在宫门门口,向外用力推开宫门,可惜,宫门外有专侍把守的内侍,她才推开半寸宫门就被喝止,升平只能如此眼巴巴望着门缝外的天地,任守卫门口的内侍如何劝阻也不肯挪动半步回转。

“娘娘,快回去吧,如此越矩奴才们无法交代。”那些内侍早年也在栖凤宫服侍过元妃,见她如此落魄再参照当年盛世,心中自有诸多感慨,语声不免温柔许多。

升平并不回答,只是贴在宫门上四处打量孩子笑声的来源,她轻轻的,轻轻的喃喃:“承乾,承乾。”

果然,远处有两个踉跄奔跑玩耍的稚子,身着团龙皇袍的皇子与颈戴赤锦璎珞的公主正在互相打闹,身后数十位素衣的宫人嬷嬷们小心呵护围着两位皇子公主,唯恐他们奔跑时跌倒伤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