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怀孕已让升平变为众矢之的,她不能不防备所有的人。

魏征面色凝重摇头:“确实,皇后不敢,长孙尚书未必不敢。所以,臣与尉迟大人已经商议好,待到元妃娘娘将皇嗣诞下,臣立即上奏请立元妃娘娘所诞的子嗣为太子。

升平欣然笑了,立即端起同欢先前准备好的茶盏亲自送于魏征面前,再次深深施礼:“若魏公能帮本宫做此大事,本宫必将许以厚报。”

盏中茶香扑鼻,指尖暖意袭人,魏征跪倒在地手捧茶盏抿了抿,郑重道:“臣不求厚报,只求国定民乐,歌舞升平。”他抬头深深看了一眼升平又将茶盏饮尽。

大殿空寂,升平伫立身影与魏征捧茶动作停留在昏暗光线下。静静的,如同最终印象落在永好眼中。

也恰恰是此时,同欢悄然向内窥视殿门内的动静,见升平和魏征两人神色,惊得捂住自己的嘴。

明月别情照他枝

李世民与颉利可汗回朝的路途异常崎岖,为求快捷最初以山路为主,因路途中再遇一些曾经追随颉利可汗的残兵以图救主回国,此次冲击大唐军队,于是又有一番耽搁才能厮杀出来,所以回朝的日期一拖再拖,只与升平一个人查阅的密保战报更是一份接着一份送到栖凤宫。

升平翘首以盼等待李世民的归期,只是等来等去不见人归,反觉得自己的身体越来越疲累,脸色更是日益憔悴难看。

从那日枣饼一事之后,长孙无垢连日来再不擅自掌管升平的饮食,栖凤宫膳食每日由御膳房做妥送出,再有栖凤宫贴心可靠的宫女分领,可即便如此小心翼翼的升平也不敢随意加以食用,每每接到膳食后赏给宫人内侍分食,虽她每次冷眼瞧着宫人内侍食后皆安然无恙,但犹如惊弓之鸟的升平对御膳房所出的膳食依旧不肯吃上一口。

她之所以能得存活只依赖时而永好会入宫送些食品进来。不知为何,此时的升平只信得永好,连身边的同欢,因过于年轻性情不定,也不敢过分相信。

升平窝在栖凤宫不常走动,闲暇无事时又绣了另一块玄色绣绷,一双绣面刚好可做一双长履,来日随他南征北战行遍大好河山。升平想在李世民回来之前完成便整夜不休不停的赶制,虽然做的万分辛苦,但思及李世民即将归来,一颗心也甜蜜起来,即便有些咳嗽不适也都强压了。

忽地这日她仍在引线做女红,殿门外同欢慌张张的冲进来:“元妃娘娘,皇上,皇上回宫了。”

升平猛地站起身来,一时间手中未完工的长靴拿也不是放也不是,连连翻了几处也藏不住自己手中对他的浓浓思念。

陡然觉得肚子绞痛,人才冷静下来,她收敛了嘴边浮起的笑容漠然坐下,冷冷的侧目回答:“回来就回来了,也不必这么惊惶失措。”

同欢心中顿时觉得惊奇,虽然升平在人前从不曾说过一句对皇上的思念,但明眼人无不能察觉她无时无刻不显露的担忧挂虑。此刻,升平如果再这样压抑自己的情愫,岂不是给昭阳宫已经动身前行一步的长孙皇后以可趁之机?

同欢蹑手蹑脚的走过去,小声在升平身边央求道:“元妃娘娘,奴婢觉得皇上在进宫时刻,心中最最牵挂的人肯定是元妃娘娘,皇上也必然想知道元妃娘娘连日来心中是否一直在惦记他。元妃娘娘不去,皇上会心中失望的。”

升平听得同欢的话语神情有些恍惚,手中动作有些慌乱,针正刺中手指,圆润一滴血珠从指尖瞬间涌入,她狠狠咬了咬自己的手指才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皇上回朝入宫后,也能见得本宫,本宫何必要去人前折腾?”

同欢听见升平有些负气的话抿嘴嗤嗤笑了,升平见她嬉笑凛然板起脸:“你笑什么?”

“奴婢觉得,元妃娘娘实在是个嘴不应心的人。”同欢近来越发觉得这个元妃娘娘并非外界所言的那般难以接近,只不过她太惯于隐藏自己的心思本意,常常以冷漠自卫自身安虞,抵他人于千里仿若拒绝,旁人不查总觉得她冷漠孤傲继而产生误会,就像今日。

升平被同欢猝不防夸赞不由愣住,同欢走过去将升平手中的针线和长靴接下笑着说:“元妃娘娘,就算奴婢请元妃娘娘出去透透气也好,好歹给皇上见见元妃娘娘肚子里的皇子吧。”

说罢同欢挽住升平的手,欢快的一步步往前牵引她靠近自己内心的悸动所在。升平从抗拒,至接受,甚至觉得宫中的甬路怎么会如此漫长,为什么总也见不到宫门,为什么总也见不到他。

已经近五个月不见,越是靠近归来的人,越觉得莫名心慌,似乎总觉得哪里有些异样,但说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