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汉王杨谅的离去,悬挂在她们姑侄脖子上的绳索已经逐渐勒紧,今日睡下明日就有可能丢了性命,所以,哭吧,能在有性命时哭泣也是难得的幸福。

车停在泰陵陵寝外,众人默然步行入内。升平曾来过此处两次,一次是父皇母后合葬,一次是送汉王入棺。

升平下车,从陵苑正门而入,漫长石板路延至父皇母后的陵寝前,她透过面前遮挡的白纱凄然望过去,泰陵陵寝因为缺少宫人打理,荒草已从石板缝顽强钻出嘲笑帝王尊严。她的裙摆拖于其上发出沙沙的响声,仿佛在告诉所有的人,此处陵墓是亡国君王才有的凋敝。

升平抱着侑儿在主陵父皇母后墓碑前深深叩首,偌大的皇陵里,昔日争斗一生的两个人此时倒是真真切切沉默下来,静静的看着他们最年幼的女儿以及升平身后的汉王棺椁。

父皇,母后,阿鸾今天来送谅哥哥和你们团聚。

明明知道此时再没有一句安慰的话语能从父皇母后嘴中说出,可升平还是匍匐在墓碑前一动不动放声哭泣。她不想成为杨氏皇族的耻辱,她也不愿用尊严交换性命,但此时已经由不得她。

国破家亡,宫殿拱手与人,其实,此地才真是她真真正正的家。

曾经,升平以为那座辉煌的大兴宫殿才是她的家,生于皇家终生尊荣,不管做怎样荒唐的事皆由父皇母后宠溺纵容。如今,刁蛮任性的升平公主学会了卑微,学会了珍视,却发现宫倾家灭,连记忆都近乎被人永久抹杀。

升平在文帝和独孤皇后的墓碑前哭泣了许久,石板冰冷,她的心也越发的冰凉。最终还是长乐被礼官逼着禀告,必须将汉王尽快入葬才让升平停止哭泣。

长乐搀扶起升平,升平冷冷的看着礼官,这个络腮胡子大汉是李家内臣,因熟悉南朝礼仪而被选中为汉王执掌奠仪送葬,他仗着两重身份并不畏惧升平的训斥,昂首回答道:“永恩公入葬时辰已到,请太子妃娘娘节哀。”

身心疲累的升平已经懒得再与势利小人计较。他们善于见风使舵之行,眼见着大隋最后一个皇嗣已亡,明白太子妃不久也未必能保住自己性命,自然不屑敷衍她。恐怕此时他甚至已经笃定升平不久以后也会魂归于此,才敢放肆嚣张。

送葬队伍缓慢走向右苑,头戴白色纱帽的升平随在队伍后,如果没有长乐搀扶,过于伤心的她连挪动半步都万分艰难。

皇族子女的墓穴位置当年在泰陵修建时已经定下。长子杨宫,次子杨广,三子杨俊墓穴位于左苑,四子杨秀,五子汉王杨谅,幼女杨鸾墓穴于右苑。杨宫当初匆忙登基还来不及为自己打造奢华陵墓,而杨广在位时专心修建水路也不曾有过另铸墓穴的意思。所以,杨氏泰陵倒不像其他帝王墓寝,依旧代代相传,维持升平父皇杨坚修建时的模样。

只是杨俊杨秀死于杨广之前,杨广将他兄弟二人放置左苑,彼时还与升平说过,他要与她同穴而居。如今,左苑在宫倾前已经封闭,里面住着三位争斗的兄弟。右苑,想必三个墓穴都是空的,升平此时此刻甚至不敢走近右苑去看那座属于自己归所的墓穴。

她在右苑门口停住脚步,不知自己站了多久,直到内里礼官高呼:“入棺!”她才勉强挺直身体迈步进入。

陵寝阴森风冷,硬硬的扎入心肺,恐惧和悲恸让升平每一步都走的分外艰难。

升平模糊的视线望着汉王杨谅棺椁慢慢沉入陵殿,双膝一软差点跪倒。可就在她扑到在地时,竟然发现居左的陵寝已被封死,雄伟的陵寝大门似已上锁紧闭。

那是属于杨广的陵寝。

升平迟疑的拽住长乐:“长乐,你看左边的陵寝是否已经封死?”

长乐抬起头也看见那个陵寝被紧闭,她疾走几步又回来,对升平点点头:“是。已经封死了,太子妃娘娘。”

升平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挣扎着想要去看看,她越走越快越走越快,直扑在硕大的陵寝门上,不敢置信的拉拽着上面已经严严锁死的金锁。

不可能。不可能。

宫倾之时,杨广被宇文化及勒死,她大病清醒后也曾四下询问过宫人,根本无人知道杨广被埋葬了哪里。亡国之君,战败之俘,他当时没有被送入杨氏皇陵安葬。

杨广就这样消失在升平的记忆里,除了偶尔午夜梦回时,升平几乎不敢想起杨广的归所。究竟是一卷草席潦草掩埋还是和宫人内侍一同被卑贱的送入化人坑焚烧?升平每次梦见此事眼泪都会顺着脸颊不停流淌。

可不想杨广居然已经被安葬在此处,悄无声息的,睡在本该属于他的地方。升平摸着杨广陵墓的大门没有哭泣,所有的眼泪似乎都在此刻被掩于心底,成全了她的所有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