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声发自肺腑的呼喊,升平身在内宫是能听见的,威严雄壮的呼喊声唤回她残留的些许神智,用力的撑起身站起,拖着逶迤长长的裙摆缓缓向内殿走,脚尖一点点踩在青石甬道上,她强迫自己垂下的视线只盯着脚下一条条通往天际的石砖缝隙不看其他,生怕一时失神,眼泪便流了出来。

背后又是九声钟响在空中回荡,幽远绵长,像极了离别人的情意,割不断剪不开。

升平踩上了殿前的石阶,不敢回首,不敢停留,她推开想要上前服侍的永好独自一个人走回大殿。

失去阳光照拂,骤然冰冷的感觉激得升平脑中空白一片,心中所想所念也此刻全部清除干净,浑浑噩噩的她无力的走到芙蓉榻边坐下,手指反复摸着那日广哥哥坐过的地方。

想他。想有他逗弄嬉闹的日子,想有他陪伴成长的回忆。

渐渐的,阳光掠过殿窗,菱花样式的格子被拖了长长影子,从大殿右角向左移动,最终停留在她的脚边不再离开。

广哥哥就这样走了,可能再不会归来,一想到杨广会战死疆场,升平突然扑倒在榻上放声大哭。广哥哥就这样走了,煊赫的送行终掩盖不住他终将消失的结果,掩盖不了……

升平知道。

秋逝冬来,仍有残叶伶仃停留在树上等待冬日里的第一场雪,不肯轻易离开。

晋王宫没了广哥哥便从此丧失了对升平的吸引,即使偶尔会路过,也只在台阶前伫立片刻,怕想起他不敢多多停留,匆匆了脚步。

她听永好说,广哥哥跋涉两月终到了西北战场,不等整装待战便迎头碰上叛军大肆进攻,一场恶战下来双方损失惨重,他不得不退守临下关等待时机再战。

两军在恶劣天气下对峙十余日,趁双方疲累之时杨广率兵背负粮草果断出击,连夜衬敌人不备时痛击重创,夜袭成功后更是策动十万重兵再次挺进向前,一路逼退数十万敌军。

冬至来临时,蜀王秀哥哥也迎娶了新王妃,蜀王宫铺天盖充斥着红色渲染喜庆,为了冲刷全国子民心中的阴霾,也为了晋王杨广新送回的战报。

杨广一战成名后,在两军阵前越发凶狠善战,带领大隋将士们将铁骑直逼潼关,隋朝大军仅用月余时间收复大部失地,铁蹄踏掠之处无不所向披靡,北疆一十八个蛮夷部族悉数归降大隋,此役收回西北被叛军侵占疆土百余里,最终临近两方对垒镇山关口时,更是趁夜派出一万先锋包抄截断叛军后退粮路,令叛军统帅胆寒心惊,只能慌乱丢失粮草退守关门不出,两军于镇山关对峙,动弹不得。

听闻这些战报时升平微微发怔,最近越发温顺的她偷眼瞧了瞧母后,却发现母后此时深幽的目光正眺望远方,视线所及是昭阳宫前所立的高高旗杆,那面象征大隋朝的明黄蟠龙旗帜迎风烈烈招展,为的是向远征士兵昭示皇室与他们同在的坚定信心,即便皇家身不随行,心却时时刻刻惦念故土重回、儿郎早归。

“退下吧,再把战报给皇上送去。”独孤皇后散发拖曳着长长的凤凰裙摆坐在双凤朝鸣铜镜前慢慢摩挲着自己的乌黑长发,蔑然吩咐内侍道。

独孤皇后年过五旬依然丽质绰约,眉眼虽有些严厉,却仍能看出少女时代的曼丽妖娆。

据说当年升平外祖独孤信原本是北周大司马,手握数十万精兵强将纵横朝堂无人敢言,独孤皇后初长成便是举手箭贯百步,低头熟览兵书,外祖便问她,何以如此沉迷兵家战事?

独孤皇后笑曰,儿要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盖世英雄,与盖世英雄匹配的女子又怎能手拿针线只读圣贤书?

这段过往母后曾与升平笑说过数遍,所以她始终记忆犹新。母后每每回忆到此时都会对幼年的她唏嘘感叹:“彼时,本宫已经觉得自己一生决不会永远躲在父母羽翼庇护下,对本宫来说,女红针线、贞烈训导已经不再那么吸引人,本宫更好奇的是外面那些街知巷闻的英武传奇,还有那些随夫马踏天阙的女子功绩美名。那些指尖操纵皇权的红粉娇娥才是本宫最仰慕的英雄。同样,本宫也知道,那种无尚的荣耀只有精心储备才能于需要时信手拈来,才能真正做到执掌六宫生死操控皇家命脉的最后。所以本宫一直在等待适当的机会,等待一个能让闺房女子施展全身才能的机会。而这个机会除了出嫁再不可能轻易得到。可独孤家能在朝堂上权威逼人,注定只能与世家贵胄联姻,门阀世家纨绔居多,又怎会有人具备窃国之材能成全本宫的渴望?幸好,本宫碰见的是你父皇,一个同样渴望权势富贵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