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页

老两口在这边忙活,都是抽时间,毕竟还有地里边的活要做。

史学芸听说了之后,就主动过来帮忙干活。

她家里边的地都租出去了,也不用干农活,在家里边也没什么事情做。

史学芸过来也就是帮着晾晒材料,搓搓草绳。

她这么勤劳肯干,最重要的是人有情义,又难得的通透懂事。让赵全和赵大军他娘高兴的合不拢嘴,每天干活都充满了力量。

史学芸在城市里边打过工,见识也有一些。

她见赵全手艺灵巧,也就跟着学。

她知道有些城里人很喜欢这些草编藤编的东西。

不过这些东西要做的精巧,在家里边还能用的上,要不然就只能是个摆设,白白占地方。

史学芸自己琢磨又跟赵全请教,逐渐的除了做草墩、草凳子、草垫子之外,还做了脏衣篮、收纳盒、隔热垫、草地毯等等各种草编藤编类的小东西。

他们家里边还没有店面,这些东西做好了之后,史学芸就主动骑着一个三轮车到桥头去摆摊卖。

村里边来度假的人正需要这些草编的凳子垫子呢,铺一开张这些凳子垫子就卖了个精光。

除了凳子垫子之外,也有不少人买了其他的东西回去。

不只是这些疗养的人光顾她的小摊子,也有村民过来买东西。

现在家里边客人多,用的东西也就多。这些小东西便宜,买回来布置客房或者自己用,都挺好的。

这小小的草编,一天就挣来了五六百元,把史学芸和赵家三口全都惊呆了。

尽管头一天开张,草墩和草垫子是大头。一天之后,村里就没有那么多人买了,已经算是达到了饱和。

可是就算是这样,抛去这一部分,光游客就买走了不少的篮子、收纳盒、隔热垫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