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页

胡晓雯说:“蔡伯,我明白您的意思。等最后那些桃树苗栽种完了,我问问那些打短工,愿不愿意留下长期做事。”

蔡伯皱了一下眉头,要是照他说,他还是更愿意让本村的人来桃园里工作。

只可惜,今年过完年,村里没几个年轻人留下,都嫌弃在村里打工给的工钱少。胡晓雯又不能因为他们嫌弃,就涨工钱。

当初她是说过要优先照顾周家的子弟,人家不愿意来,也就不能怪她去别的村镇上请人了。

蔡伯磕了磕旱烟,叹息说:“那就问问看吧。”

赵大军走了过来,比划着手势。胡晓雯这一年来勉强能看懂简单地手语,太复杂的还不行。

赵大军意思是说,那些砍伐下来的树木晒了几个月,干得差不多了,已经可以用了。赵大军问她什么时候起房子。

胡晓雯说:“还不着急呢。要明年才能用到那个房子,只要在明年之前盖好了就可以。”

赵大军比划了下手势,说那就选在秋收之后,农闲了容易请人。

胡晓雯点了点头,同意了。正好那个时候桃子丰收季节也过去了,她再去卖一回鱼,手里就富裕了。

有了钱,心中才有底气做事。

蔡胜从山道跑了过来:“晓雯姐,张老板来了。”

张老板?胡晓雯想了一想,才想起来是哪个张老板。

就是去年那个跑到桃溪村戳了一个牌子,从游客手里边收桃子的。因为这个行为,胡晓雯对他的印象甚至比对汤老板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