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页

季昭当天不觉得什么,早早地去睡觉了。现在来,甚是奇怪,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父亲为什么会说“成败在此一举”?他在惦记何事?后来是成是败?

父亲当时已经是詹事府第一人,一般的事情不会令他如此焦急,他最挂心的事莫过于太子之储位了。

那么此事是否与太子有关,何关?

是否又与倪松有关?何关?

季昭把几个人物和时间联系起来,脑中突然一片亮光,豁然开朗。

倪松虽然只是正六品的小武官,但五城兵马司掌管着京城治安,算是一部分力量不小的武装。由于驻守京畿的军队都驻扎在城外,因此当夜间城门关闭之时,皇城之外、京城之内的唯一兵力就是五城兵马司。这一部分兵士与城外的军队相比,无异于蚂蚁之于大象,可是大象进不了城,蚂蚁可以在城中自由活动。

紫禁城中有一部分侍卫,但人数相对于五城兵马司,少之又少。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如果太子能想到办法使紫禁城夜里开一个门,倪松带领他掌管的那一城兵马司攻入皇宫,一举剿灭陈无庸之党,逼迫皇帝退位——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这件事的风险极大,但结果也极具诱惑力。以季昭对纪衡的了解,他确实敢干出这种事。那个倪松到时候也会是保驾的大功臣,一旦成功,功名利禄真跟玩儿似的。

站在太子的角度想一想,他大概也不得不这样做了。淳道二十三年,先皇驾崩的前两年,正是陈无庸之流最猖狂的时候。太子若再不主动出手,只怕日后的江山就要拱手他人了。

此事非同一般,所以她父亲才会紧张若此。他那日晚上应是一直在等太子发出的信号。

只可惜,后来什么也没等到。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倪松竟然就那样死了。

太子是一个念旧情的人,倪松是他的旧部,也必然是极其得他信任的人。因此此事虽因倪松之死而落败,太子登基之后,依然会留心照顾倪松的后人。

那时候知道此事的人少,这是不幸中的万幸。所有人嘴巴都很严,所以这场夺宫的计划虽然落败,但并未走漏风声。

不,应该还是走漏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她父亲被判流放之后,陈无庸又千方百计地想要把他抓回去。太子本身行事周密,关键人物之一倪松又死了,陈无庸怀疑太子夺宫,但实在找不到证据,这才要抓最有可能知道真相的人。他需要她父亲作证。所以一遍遍对方俊强调,要“活捉”。

如此一来,所有事情都解释得通了。

可是仍有一个问题不明了:到底是谁,要杀她的父亲?

☆、第98章真相

宋海带来了纪衡最不愿听到的消息。

“皇上,据微臣所查,当年确实有一个杀手组织有可能参与季青云之案,之后此杀手组织便在江湖上销声匿迹。微臣前几日碰巧抓到一名此组织的旧部,经过一番拷问,此人已经招供。”

“都招了些什么?”纪衡神色镇定,手却不自觉地握紧。

“他说,他们当年确实曾前去刺杀季青云。主顾来头很大,许的价钱很高,他们做完了这一票,便赚够了一辈子的钱,于是都金盆洗手各自转行了。该杀手组织也随之解散,自此在江湖上消失。”

“来头有多大?”

“可能是……先帝。”

纪衡深吸一口气,语气转冷,“什么是‘可能’?有多可能?”

宋海从怀中掏出一张折叠的白纸,呈递给纪衡,“皇上,这是画师根据那人的描述所画的,是当年与杀手们接头的人。”

纪衡接过来,展开一看,方才提起来的一颗心像是被重重地砸了一下,终于跌了回去。画上之人他认识,虽画得并不逼真,但从那眉眼和胡子,以及脸上的痣,都可以辨认出那是他的舅爷爷,也就是先帝的亲舅舅。当年虽贵为国舅,做的官并不大,是个闲散的皇亲。此人从不搀和储位纷争,也不给陈无庸面子,因是先帝长辈,且一直有先帝相互,陈无庸也不敢把他怎样。先帝如果想背着陈无庸做点什么,这个人当是最佳心腹。

“此外还有,”宋海继续说道,“微臣查了当年先帝私库的金银出入情况,发现季青云被害之前与之后,私库分别有一大笔银钱流出,不知去向。”

能使得一整个杀手组织赚得金盆洗手,这天底下能有几人有这么大的手笔?如此看来,此事的真相也不离十了。幕后黑手当真是先帝。他想杀季青云,又不能被陈无庸知道,因此没有派出宫中侍卫,而是花大价钱费尽周折从外面雇请了一帮杀手。这事儿真是让人无力评价,一个皇帝,被一个太监钳制住了,想做什么事情还得偷偷摸摸的,真不知谁才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