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页

为奴 狂上加狂 812 字 2022-11-23

可是当看见少年又抽高了不少的身形出现在这深夜的卧房里时,莘奴心内也是觉得不太妥当的。

廉伊的先前短小的个子明显是因为行乞时饮食不良所致。如今过了一段衣食无忧,粟米管饱的日子后,瘦小的身材像气吹得一般明显长大了不少,比莘奴都要高出许多,而变宽了肩膀,也能隐约看出以后魁梧的气质来。

可是这样的英挺少年,此时却殷勤而周到地将自己亲手熬煮的鸡羹还有烤饼摆放在了莘奴的面前,然后默默地跪坐在小几旁,盯着莘奴一口一口地咬着烤饼,品尝着鸡羹。

莘奴半垂下眼皮,咀嚼掉嘴里的烤饼后道:“明日你去人牙那里买一个婢女回来吧,这家宅里的许多事情,还是女子来做适宜些。”

廉伊的目光闪了闪道:“我们初到此地,人生地不熟,若是贸然招人进来,只怕引祸,莫不如待得安稳些,我再买些服侍姬的侍女。你最近身体似乎疲累得很,府宅里的事情俱不用担心,我会逐一料理妥当……今日的羹汤味道可鲜美?姬若不喜,我自当再改进!”

莘奴知道这少年感念自己替他报了血海深仇,忠心得很,如今她出逃也是需要人帮衬,自然不好再说什么,当下只是夸赞味道甚美。

廉伊听闻后,脸上显出一抹略带羞涩的笑意。

☆、第87章

选买侍女一事就这般耽搁下来。宅院里的诸事,少年廉伊都是亲力亲为。而莘奴心悬的确是另外一事。她的肩膀上的烙印始终是像块重石一般压在她的心头。

这是她属于王诩的烙印,若是不想法子除去,就算将来自己坐拥家财,不过是个私奴的身份,一旦被王诩寻到,一夕便可被打落尘埃。也正是因为如此,她并没有急于变卖自己手上的这批丝帛,以免暴露出自己的所在。因为手头不缺金,也不用担忧温饱,只需精心好好想想自己接下来的该如何行事。

这几日,她总是会想起母亲曾经跟她说的零星往事,有许多事小时不懂,现在才渐渐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大约母亲对魏王也是爱恨交织罢了,母亲说过的故事里,那么始终没有名字的少年便是她的生父魏王了罢……也许,她可以……如此一番,冒险一试!

这几日,廉伊也不断带来外面的消息给她。自从庞涓战败后,原本归附魏国的卫、宋、鲁三国迅速倒戈叛魏降齐。而一直隔岸观火的楚国似乎也蠢蠢欲动,想要趁机出兵,在魏国苟延残喘之时,狠狠咬住魏的喉咙,讨要些便宜。

昔日战胜秦国,迁都大梁的荣耀似乎还未等褪去光芒,战火的浓雾便笼罩在每个魏国百姓的心头。

魏王痛失了庞涓这个左膀右臂,便突然发现朝中无人可用,昔日的国相白圭早已经游历各国成为名声响亮的大商贾,孙膑自不必说,如今是齐王重用的臣子,而公孙鞅则偷逃至秦国效仿魏国实施变法且颇有成效,被秦王赐名为“商鞅”……

一时间魏王的内心无比的惆怅,竟是生出些许的彷徨之感。后宫的众位美姬也入不得眼,只命人安排车马出宫,将王庭吵得面红耳赤的群臣通通抛在了脑后。而伴随着出来散心的只有一个他最心爱的女儿——“莘玉”。

人到了老年时,总是无比怀念年轻的美好,而在魏王此生荣耀里,只有一抹遗憾,便是与当年的姣姝擦肩而过,只是后来,他才知她已经坏了他的骨肉,可是造化弄人,她却已经嫁给了莘子。

所以当这一直流落在外的女儿带着玉镯前来王庭寻亲时,魏王只一看与心上人肖似的眉眼,便尽是信了。

其实她究竟是不是自己的亲女也不是太重要,他只是希望她的一点骨血陪在自己的身边,能够勾起些许的回忆便了慰藉平生了。

如今,面对这个女儿,他不仅又生出些愧疚,当初也是他有心放纵,只任着她一意嫁给了庞涓。而如今,女儿也成了新寡,痛失了自己的丈夫,所以此番他这个做父亲的也是有待女儿消散一下心情之意。

而所去的地方,也是当年他与她定情之处,距离邺城不远的舀余城。现在正值秋季,舀余满城皆是红叶,景色甚是柔媚。

申玉与魏王同坐在一辆马车之上,强自欢笑逢迎着“父亲”。

她出自小农人家,家里穷得没有粟米下锅,才被家人卖入了鬼谷。她本以为自己乃是遭逢了贵人,从此便可衣食无忧,怎知到头来也不过是被人随意送出的礼物罢了。

若是身边的女子皆是如此,倒也没有什么可怨尤的,大抵是听天由命,随遇而安罢了。可是偏偏谷内有一个女子的待遇却样样与众不同,让人心内生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