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岁到十岁。天真热情地十二年。本该是交朋友地最好时间。但在那样地环境里。在那样一日又一日地比较里。这却无比奢侈。

妒忌其实不可怕。可怕地是少小年轻。不知道如何控制、没有成熟到能够去控制。

于是所谓地“尖子”。个个只能独来独往。同学都说他们骄傲。但其实。他们只是没法彼此接近。又不知道如何接近另外那些。那些“不如自己”地同学。

大人们个个这么说,那应该就是真的了吧……

倒是中游的学生,甚至所谓的“差生”,能够交到朋友。

很不幸,查理不在中游,不是“差生”。他的分数,总是在最高的那一小撮里。

也有小孩在父母的教诲下,主动积极,靠拢成绩好的同学,与其结交、向其学习。查理不是没遇到过。

对此,查理说不上讨厌,可也没法打心眼里踏实喜欢。因为他无法知道,要是自己的分数掉一截,这样的朋友,还会不会在身边。

大概是他太敏感、太纤细,高处不胜寒的可怕寂寞,十三四岁,查理就已经尝到了。

那是一种彻骨的怠倦。

让人在大夏天,明明口袋里有零花钱,却兴不起吃冰棍的劲头。让人在大冬天,明明教室里暖和热闹,却只愿留在冷冰冰的花坛边。

因此,对朋友,他渴望又挑剔。所以,对功名对权势,他心无向往。

像尤里这样诚心诚意、彻头彻尾为他高兴的,在“以前”,只有父母吧。

能有一个人如此相待,多么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