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页

皇帝想也不想:“自然不要。”

唐泛:“可要告与群臣?”

皇帝:“……最好也不要,否则太子肯定出不了宫了。”

唐泛:“如此说来,是微服易名?”

皇帝:“对,朕不欲令他暴露身份,就让他改名换姓跟随汪直即可。”

唐泛:“汪直忠诚自然毋庸置疑,但他一人之力毕竟有限,而外面的危险又实难预料,陛下可曾想过太子遭遇不测的情形?”

皇帝:“朕也是想过的,若是可以,朕自然不愿爱儿远走。但遥想当年,太、祖皇帝一拳一脚打下江山,永乐天子驱逐鞑虏,建文帝长于深宫,困于见识,只会纸上谈兵,最终引火烧身。可见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实乃至理名言,太子虽为吾儿,也是储君,朕不敢盼他能与永乐帝比肩,但求不似建文,便也心满意足了。”

唐泛很欣慰,太子是独子,照理说皇帝本该如珠似宝,但他却肯放眼长远,说出这样一番话,可见胸襟格局。

“陛下英明!”

皇帝叹了口气:“但太子毕竟年幼,若贸然让他出宫,别说是皇后不依,连皇后也会放心不下,元辅之见,朕是不是该多派些侍卫跟随左右,以防万一?”

唐泛点头:“这是自然的,殿下千金之躯,纵然要出外磨砺,也须得保证万全方可。”

皇帝道:“除此之外,元辅可还有何良策?”

唐泛:“有。”

皇帝眼睛一亮:“快快道来!”

唐泛道:“陛下多生些子嗣出来。”

皇帝:“……”

见皇帝无语,唐泛忍笑道:“臣非胡言乱语,若是太子殿下有了弟弟,也好明白为人兄长以身作则的道理,更兼保证皇嗣正统,可谓一举多得。臣知帝后情深,不欲做那不解风情的恶人,不过陛下风华正茂,以后定然能子孙绕膝,还请多多努力才是!”

皇帝黑了脸,面皮抽搐,瞪着唐泛,半晌说不出话来。

拥有一个不流于凡俗的首辅的好处是,不必听他在耳边说些陈腐之言,遇大事也可放心托付,像现在,举朝上下估计不会有人同意太子外出的,偏偏唐泛不反对,皇帝也才有个可以商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