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页

唐泛顺手接过,对他一笑,又转头对汪直苦笑道:“我看这件事,不会那么容易决定下来的,刘棉花不愿意当出头鸟,而刘晦庵肯定也寸步不让,到时候又要吵起来了。”

刘晦庵正是刘健的号。

汪直问:“那你呢,你又是怎么看的?”

唐泛正色道:“不瞒你说,国库每年收入顶了天去,也不过区区六百万两,我估计李子龙那条矿脉里出的银子铸成银两都不止这么多,但这还得是各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才有,完全没法与唐宋相提并论。究其根底,弊端就出在开国之初太祖皇帝定下的税制上,这不是我一个人在大放厥词,此事众人皆知,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可就因为祖宗成法不能改变,谁要是提出要改税制,那立马就会遭到言官群起攻之。”

汪直有点不耐烦,又不得不耐着性子听下去。

因为以他自己对唐泛的而了解,对方不是一个喜欢说废话的人,他所说的话必然是为了引出下文。

但在隋州看来,无论唐泛随性时也好,耍赖时也罢,甚至时现在侃侃而谈的认真,都显得可爱。

旁人性情多变,难免会被认为喜怒不定,又或两面三刀,然而放在唐泛身上,非但没有一丝违和,反而为他平添不少魅力,外人认识的,仅仅只是温文尔雅平易近人的唐泛,唯有亲近之人,才能见到他多变的那一面。

唐泛喝了一口茶,继续道:“所以,每年国库就这么多钱,却要花在无数事情上,往往都是寅吃卯粮,提前预支到下一年去,哪里还有余钱给陛下修道观?他拿内库的钱也就罢了,谁也说不了什么,偏偏万安别出心裁,想要拿国库的钱去讨好陛下。别说刘健反对,明天万安若是要每个人都表态,我也一定会反对的。”

说罢他露出一丝嘲讽的笑容:“而且依我看,这事肯定不是陛下先提出来的,估计是有人怂恿他从国库里拿。”

汪直哂笑:“恐怕这事你们还真反对不了。因为继晓向陛下进言,说那宫观修成之后,能够成为人间与仙界的桥梁,上达天听,皇帝既为天子,生来不凡,加上有此宫观作为桥梁,所求所请上天定然无所不允。”

唐泛听着不对:“等等,继晓是和尚罢,人家建道观他掺合什么?”

汪直道:“他说自古佛道一家,而且道家里的慈航天尊,本就是佛教里的观音菩萨,只要能够普度众生,就不必区分佛道。话说回来,他在宫中搞的那些点石成金的把戏,令陛下惊为天人,别说他只是说佛道一家,就算他说他是佛陀转世,估计陛下也不会怀疑的。”

唐泛:“……”

他与隋州对望一眼,两人心中都有些震惊,显然没有想到皇帝对这些东西已经痴迷到这种程度了。

先前继晓推荐了不少僧道给皇帝,皇帝都一一给了封号,甚至还赐下国师金印,真人玉冠等,不少言官御史为此进谏,却反而为皇帝所斥,说他们不敬神明,还将其中几个闹得最凶的言官下了狱,此事当时还是隋州经手的。

不过相比起国家大事,这些都还是微末细节了,只要皇帝的行为不会影响国本,包括唐泛在内的阁臣也就由得他去,直到今天皇帝想要动用国库的钱修道观,这才使得众人都不满起来。

唐泛摇摇头:“就算万安答应了也没用,只要内阁其他人都反对,他也不可能一意孤行的,陛下想修道观,就从内库里自己掏钱罢,国库实在没有多余的钱财了。”

汪直也不与他争辩,因为这不是他今天来的目的:“我只是提醒你一声,好让你心里有个底,此来,我是为了另外一件事。”

唐泛心觉不妙:“还有比这更坏的消息?”

汪直扯出一个假笑:“不错。不管谁出钱,陛下心意已决,那座劳什子宫观是修定了,不仅要修,还要在三个月内修成,届时让太子代父祈福,以示郑重庄敬。”

“胡说八道!”唐泛想也不想便斥道,“这又是哪个妖人出的主意!太子千金之躯,岂可轻易出宫,再说了,让堂堂储君去一座野路子宫观祈福,岂非坏了太子的名声!”

隋州按住他的手背,轻轻拍了拍,带着安抚之意。

汪直冷道:“你冲我发火又有何用,难不成是我向陛下建言的啊?”

唐泛很快冷静下来,苦笑道:“你别误会,我不是冲着你,实是此事太过荒谬了!”

汪直:“所以我才过来告知你,这事是继晓提议的,陛下十有八九会答应。我与怀恩身份敏感,不好开口反对,免得陛下心生反感,以为太子不想为父欺负,反而越发倒向继晓那边,所以就全看你们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