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页

尹元化坐在唐泛旁边,见他吃一道肉就要品评一番,还不乏惋惜地道:“尹兄,可惜你今天吃不了,虽然是同样的食材,但做出来味道就是与京城的不同,莫怪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若是天天能吃到这般鲜美的八宝布袋鸡,我就是在这里长住也愿意啊!”

何县令当然知道唐泛这是在说客气话,称赞他这个东道主,便也跟着劝唐泛多吃点多吃点,那头巩县的县丞与主簿等人有意巴结隋州庞齐他们,都主动挑着话题闲聊,活跃气氛,饭桌上的氛围倒是异常热烈。

只苦了一旁的尹元化,一声声肉字入耳,他刚觉得自己刚下肚的小米粥又开始翻涌起来,心里早就把唐泛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个遍。

好不容易用完饭,尹元化心说总算可以休息了吧,没想到唐泛将筷子一放,对何县令道:“现在吃饱喝足了,也该谈谈正事了。”

尹元化忍不住道:“大人,正事明天再谈也不迟罢,今日大家都挺累的了。”

唐泛点点头:“千里奔波,大家辛劳,我是知道的,不过我们既然身负重任,就先该将正事了解清楚再说。你若是累了,可先下去歇息。”

尹元化心想我去休息了还跟来干嘛,便咬着牙一字一顿道:“大人,下官不累,尚可坚持。”

唐泛欣慰道:“我就知道尹兄一心为公,任劳任怨,真是我辈楷模。”

调侃完尹元化,他转向何县令:“公文上毕竟言简意赅,许多细节不甚了了,还请何县令将此案重新描述一遍。”

何县令心道终于来了,赶紧坐直身体,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起来。

他所说的,其实跟上报的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比起公文上冰冷冷的文字,自然更为详尽生动,旁边又有县丞与主簿等人互相补充,倒让唐泛他们对事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比如先前呈上刑部的卷宗里就没详细提到那夜半鬼哭究竟是什么,附近村民又有何反应,何县令就道:“那鬼哭声也不是夜夜都有,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事情发生后,下官也曾到过那个村子,住了几日,就从未听过,但是派去那里的衙役,除了那个疯了的,都说自己曾经听见过,村民们也都说听见了。”

唐泛问:“那盗墓贼可抓到了没有?”

何县令摇摇头,惭愧道:“没有,只发现了盗洞,未捉到盗贼,自从接连出了人命之后,也没有人敢去了,当地村民都说是河神发怒,又说是前朝的皇帝老爷生气自己陵墓被盗,所以才会有那半夜哭声……”

“何县令,”庞齐忍不住打断他:“你这又是河神发怒的,又是前朝皇帝生气,那到底是河神,还是跟帝陵有关啊?”

何县令苦笑:“不瞒诸位大人,先前第一拨失踪的那六人,说没就没了,当地人都说是河神发怒,将他们召到河里去当奴仆差遣了,这种怪力乱神的话,我等圣贤门生,岂能相信?所以下官当时一面上报朝廷,一面又派了衙门里的人去查看,结果后来诸位上差也知道了,又去了十个人,只有两个人回来,其中那个捕快不止疯了,他还断了一只手,另外那个老村长,年事已高,加上受了惊吓,话也说不清楚,成天神神叨叨地说什么有鬼,有妖怪,这才又有了闹鬼的传闻。”

他顿了顿,继续道:“北宋帝陵中,永厚陵与永昭陵都离巩县不远,此处出县城十几里地就是,边上还有个洛河村,正好就在洛河边上,所以啊,如今那村里头就有了传闻,说是永厚陵和永昭陵里葬的仁宗英宗二帝,死了之后成为洛河里的河神,又因为帝陵被盗,所以生气了,抓了地面上的人作惩罚。”

庞齐插嘴:“这都是愚夫愚妇的无知传言罢了!”

何县令点点头:“是是,不过因为接连死了两拨人,如今已经无人敢去,下官也束手无策,正等着诸位上差来此查验,不说洛河村,如今就连着巩县县城内,也有些人心惶惶呢,都说河神发怒了,要找祭品,所以,所以……”

他吞吞吐吐起来,旁边尹元化听得不耐烦,催促道:“所以什么!”

县丞接上何县令的话:“所以要主动献祭。”

唐泛听明白了:“以活人祭河神?”

县丞:“正是。”

隋州终于说了进来之后的第一句话:“荒谬!”

巩县自县令之下,一干人等,皆垂首讷讷不语。

古人崇尚山川河流皆有灵,历朝历代也不乏以皇帝和朝廷的名义对山神河神进行册封,其中最大的河神,自然就是黄河了,黄河之下,还有大大小小河流的神祗。

百姓无知,河水一旦泛滥,便认为是河神发怒,只能将希望寄托于祈求河神息怒,为此不惜奉上各种祭品,这其中就包括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