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页

缓缓地移动脚步,所到之处皆是平坦的沙地,谈不上什么危险,更使我们不敢掉以轻心。慕容摸索着又踏出几步,突然哧的一声,四周大亮,我大吃一惊,慕容握住我的手也紧了紧,拉着我迅速退了几步。除了我们的呼吸声,还有细微火焰的燃烧声响,抬头一看,两旁的石壁上同时燃起了数十点火苗,却没有蜡烛的影子,火光一直延伸至洞内转折处,霎时间满壁熠熠生辉。

我朝地上看去,只见原来慕容踏过的沙地上凹进了一块,想必是这机关触动壁上燃火的装置。设计如斯精妙,寻常名师巧匠绝难以做出,我不由对这洞穴的主人起了几分好奇。

再向前走去,一路都平安无事,洞穴蜿蜒曲折,却始终都有灯火相伴。

未知走了多久,终于来到尽头,那是个石门,左右也没什么机关按钮,仿佛只要略略一推便打得开。我伸出手去推门,却被慕容的左手握住,同时他的右手已伸了出去。

石门顺势缓缓而开——

湮没在万千繁华之后的历史,究竟是怎么样的呢?两百多年前的风风雨雨,也许从此就长埋地下,然而惊鸿却于机缘巧合之下发现了,由此引开一段心醉神伤,鲜为人知的往事——

偶说要潜水,可素还素很勤劳地填了三章,这次真的要去潜水了,想看下文的大人得等一阵子,不过有回帖偶就有动力!

说一下惊鸿~~~~~其实惊鸿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的美是蕴藉于内的光华,但因为他从小生长在一个压抑的环境里,造成了他初离家门,涉入世事时对自己没有信心。然而他的好惟有有心人才发掘得到,这种情况随着他阅历和年龄的增长会渐渐改变,他的魅力和气质会更形于外,迷倒更多的人(最好是全天下是吧?)_

☆、第15章

石门缓缓而开。

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如同议事大厅般的宽阔空间。门口那沙地下的机关似乎也控制着这里,整个大厅灯火通明。穴顶是呈拱状的,显得空旷无比,几张雅致的黄花梨子木的桌椅随意地摆在那里,桌上一盅茶具,仿佛主人才刚走,不久就会回来。后面是三四排围成半圆形的紫檀镂金书架,上面堆满了整整齐齐的书卷,每一叠都贴着一张小纸条,似乎已经分门别类好了。

果然是别有洞天!我抬头打量赞叹着,且不说这岩石构造极难凿穿,单是在如此的崇山峻岭中开凿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需要何等的人力物力,决不是区区几个王侯或富贾所能做到的,难道……思及此,心中不由打了个突,转头望向慕容。他正脸色凝重地盯着某一处,我顺着他的目光而去,视线落在右侧光滑石壁上洋洋洒洒,笔迹苍劲的文字上。

“圣朝自太祖以来,奋数世之余烈,策长鞭而御宇内。至澹武治,四海清平,著太和于有象。然则古人有云:月盈则亏,日满则蚀。太祖、太宗二帝鉴于前朝之亡,费数十年苦功,筑成此处,为子孙留万一之后路。

余历澹武、瑞昭、琛永三朝,得先帝宠赖,遗命托孤,委辅政之重职,战战兢兢,不敢怠慢,欲以余生微薄之力报效一二。惜天命至此,已非人力所能及,帝心昏聩,错信小人。吾不愿负先帝襟袍之情,金兰之义,退而求独善其身,奈何天降噩耗,痛失爱妻,顿如五内俱焚,心灰意懒,自咎其因难辞,惟有辞荣避位,苟渡余生而已。

此处幽远清寂,宜修身,余于机缘巧合下而知之,破其机关,暂安身于此,将平生所思所想一一著之,聊以自慰。”

我屏着呼吸一行行看下去,至“破其机关”几字,仍不由冷汗津津,原来不是没有机关,而是已被此人尽数破去了。

下面还有一行小楷:吾来此四十余载,亦惟孑然一身,未有二人涉足,料想圣朝已破,其子孙悉数困于城中,无缘避居此处,或亡云云。今日离此而去,白发扁舟,自来处来,往去处去。

楚梦归字

“楚梦归!”我终究还是忍不住低呼出声,没想到自己居然会在这里见到两百年前的“天下第一人”。慕容点点头,“确实是他的字迹。”

两百多年前,天下尚是圣天王朝统治之时,出了一个以学识和剑术闻名天下的人物,据说他“年少之时,尝于春夜,披发垂腰,衣淡黄衫,倚楼吹笛,闻者艳之”,或曰“纵横捭阖,无所不能谈,天下大势,尽在其手”。这样一个如金石若秋水的人物,怎能不令人心驰神往?可惜关于他未曾在正史上留下只字片语,有的只是供后人揣测的种种逸事传说罢了。

楚梦归年轻时与当时的太子相识并结为莫逆,后来太子登基,也就是后来的澹武帝,邀他入阁,被他以草野之身,不惯礼仪为由断然拒绝,然而澹武帝还是十分惜才,依然时时垂询政事于他。至澹武帝崩,临终托孤,要他辅政安邦,楚梦归也确实不负圣望,圣天王朝经澹武帝再由他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盛富强。可惜好景不长,后来的几代皇帝都是阿斗扶亦扶不起,反而时时猜忌楚梦归,将他一贬再贬,此时爱妻的死,更令他万念俱灰,于是某夜世人惊闻楚府起火,楚梦归从此杳然不知所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