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招人妒是庸才啦。”本来他也有的生气,别的不能保证,可是唱歌是他热爱的事业,前世今生的选择,他怎会不认真。

当时身边的人好奇的问那些乐评人是不是唱歌特别好,特别懂音乐的时候,他才幡然醒来。以前不是一直都在说他怎样不好吗,那时他在意,可是现在想来那些人又有几个真懂音乐的,身边这个高山流水都可以弹得余音绕梁的人都说那张唱片还行,这不是真正对他的肯定吗。

“这就对了,人红是非多,以后这些事会很多的。”林佑铭也摸不准江耀是不是真的不在意。

“嗯嗯,这事习惯就好。”说着还安慰的看了看几人,“立正,开车去剧组。”他今天有戏份。

“好。”蒋立正见他真的不在意便出去取车。

还是大少的功力厉害,要说他怎会知道,谁让有次江耀衣服没穿好,他们有看见他肩上的牙齿印呢,而且两人手上那一模一样的戒指,他们的眼睛还是好用的。

以前在部队他们也有见过,何况当时李园只有两人住一块呢,又从没女人出现,说他们没关系鬼都不信,估计岳总也知道,不知道的大概就大少的几个弟弟。

“阿丽,收拾一下,这就去。”江耀对小助理说,“你们都忙去吧,我没事啦,过几天我们一块到音像店看看不就知道具体怎么样了吗。”

“对,对,以前他们也有说我哦,可是照样有人买我的唱片。”阿华作为过来人证明道。

在江耀见天的呆在剧组时,李亦仪把时间用来工作和学习,因为想提前毕业,所以这段时间李亦仪在学校待的时间就长了,惊的环境工程系的学生纷纷打探这是哪位,结果愣没人知道。

后来每逢他去图书馆看书身旁总有些人,几次后李亦仪直接借书拿回家,就这样李大少又如昙花一现的又消失在京大的校园里。

在李亦仪每天埋头用功时,江耀直接扎根在剧组与同他演对手戏的人磨合。这天江耀演雍皇挨跪的戏。

“安导,江耀怎么样?”方女士的声音在导演的耳边响起,看到是她忙让副导演看着,起身对方女士直说说:“有些人天生被祖师爷赏饭吃,难得还是个认真努力的人。”

“很好?”方女士还是亲耳听这话,说话的人还是公司里金牌导演。

“好,如果一直这样,那巨星是早晚的事,剧组里有几位都是公司的元老,可是,有的给他对戏都吃力,后来好了,好像还是他特意压制自己的表演。”安导满脸的唏嘘。

方女士听了这话不在言语,看着不远处的人,巨星大概是不可能的了。

作者有话要说:

☆、同学

而此时这些人都不知现在港城的各大音像店的忙碌。话说江耀的唱片当时只发了一万张,由于许多乐评人或褒或贬的评论让爱看报的港城人知道有江耀那么个人,好奇心趋势下去买了唱片。一听还不错,感觉很对味慢慢的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到音像店。

关键是江耀总共才发一万张,还是整个港城,一个星期就这么没了。那些通过电台听了真正喜欢去买唱片的人各个唱片行跑遍都没货,音像店就便厂家打电话,可厂家也不知道该不该制作,毕竟是个新人啊。

后来这些音像店就每天催促要货,同时要买唱片的民众们经常的过来,这便造成了港城音像店一时很是忙碌的景象。

不明所以的民众们总等不到江耀的唱片,以为江耀的唱片很火,还没运到音像店就被抢购空了,在这样误会下就越来愈多人注意到这个叫江耀的。估计乐评人也没想到他们很大争议的评语带来这样的局面。只能感叹祸也,焉知非福。

方女士正在和安导演说着什么,被走过来的助理打断,助理在方女士耳边说些话,方女士和导演说声回去了,走的时候看了江耀一眼。

“你说的是真吗?”方女士坐上车问开车的助理。

“是真的,制片厂问该不该批量生产,生产多少合适。”他刚听到各大唱片行都有打电话问江耀的唱片什么时候赶制好,他也吓一跳。

“告诉他们现制作一万。”方女士拢拢头发对助理说。

“会不会太多,如今那些混的好的也不敢一次加制两万。”如果都卖了那就三万张了。

“没事,制作两万,回去对安导说让他赶下进度,如果唱片有些剩余,趁着江耀的唱片余温没消再推出他演的电视剧,那唱片就该没剩余了。”方女士毫不担心的说。

不管两人怎么说,江耀这时是彻底的引起港城乐迷们的注意,恐怕江耀自己也没想到他会一下子火起来吧。不知道打算和李亦仪五一一快玩的人,知道他以后再也不能随心所欲逛街是怎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