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页

七星彩 明月珰 750 字 2022-11-22

纪澄听着这些话,只淡淡含笑,并不插嘴去故意惹人注意。沈芫在一旁看着只觉得她文文静静的,心态也淡泊,对她的好感又加了一分。

众人在老太太屋里又说了会儿话这才一同辞去,又同往学堂去了。

沈芫悄声问苏筠道:“筠妹妹的好日子怕是近了吧?”

这声音虽小,但奈何这个年纪的姑娘最爱八卦的就是别的姑娘的亲事,耳朵都竖得尖尖的,全都听见了。

卢媛更是笑道:“刚才荨姐儿也问过她呢,筠姐姐害羞得不肯说,肯定是好事近了。”

卢媛这声音可就大了,众人便是想装没听见也不行了。

苏筠又羞又急地道:“没有,没有。”

纪澄瞧着苏筠的神色不对,想是她并没有瞧上黄御史家的公子,便道:“先生来了,快温书吧。”

众人这才不再闹苏筠,苏筠松了口气,朝纪澄感谢地笑了笑。

纪澄回以一笑,心里却想这沈家真是没有秘密,昨儿榆钱儿打听了消息回来时,还自以为是独家呢,结果今日一大早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苏筠和黄御史家大公子的亲事最后不了了之了,听小道消息像是苏老夫人没瞧上黄家大公子。

纪澄心里唏嘘,她倒是知道黄御史家的,家风严谨,这样的人家其实并不差,只是那位黄公子有些肥憨,难免让人有种痴愚之感,可对纪澄来说,男人痴愚却比精明来得更好些。她盼不来的,别人却又看不上。

第35章 近庖厨

且说过了端午,这夏日炎炎就催人眠,京师的各家各户已经开始准备避暑了。连先生这边也停了课,她自去山里修行去了。几个姑娘早晨再不用去学堂,至于女红、琴艺等课也处于半停滞状态。

但纪澄去刘厨娘那儿却越发勤快了。因着有一次闲聊,纪澄听刘厨娘提到过一句,她这几年在厨艺上专攻的主要是药膳。

人一旦上了年纪就格外惜命,老太太每日的膳食都有专人伺候,她的院子里有个小厨房,掌灶的是鲁大娘子。这鲁大娘子家传了一本药膳谱,她因着这份家传的食谱而入了老太太的眼,老太太就只吃她做的菜。

所以刘厨娘这样一位大厨到了沈府也被人排挤得没有用武之地,只因她的菜食不对老太太的胃,刘厨娘又是个好强的性子,到沈家这几年门头研制菜式,就为了能胜鲁大娘子一筹。

鲁大娘子家传的药膳谱纪澄是不用想了,但是跟着刘厨娘学一学却还是可行的。纪澄本着技多不压身,学得一手好药膳将来嫁人伺候婆母也能讨好的心态,诚诚恳恳地拜了刘厨娘为师。

刘厨娘大约是被沈芫的态度给气到了,二话不说就收下了纪澄做弟子,半点不藏私地教导她,好似要叫沈家知道,若是姑娘家认真学了厨艺,将来总有用武之地,莫要小瞧了庖厨之业。

纪澄先是跟着刘厨娘辨识食材和药材,夜里还要记诵食物相生相克之谱,脑子里成日翻滚的都是人参忌萝卜,同食积食滞气,螃蟹忌柿子,同食会中毒等等。

这便也罢了,偏刘厨娘还要让纪澄对这些饮食禁忌知根究底。譬如,那猪肉牛肉不得合食,根由出自哪儿?那《本草》有记:猪肉合牛肉食生虫。又有《饮膳正要》记:猪肉不可与牛肉食。二者一温一寒,一补中健脾,一滋腻碍消化,其性味与功效相抵,故而不宜同食。

如此一来,纪澄要背诵的书可就多了,除去《本草》之外,像《金匮要略》、《诸家本草》之类,都要记诵,其刻苦程度简直比得上她哥哥的十年寒窗了。

沈萃冷眼瞧着纪澄成日里往厨房里钻,只觉得她小家子气,她们这样的姑娘嫁人之后哪用得着近庖厨,又不是嫁给巷子底炸油糕的人家。

纪澄听见榆钱儿来说沈萃平日私底下是如何说她的,她也不生气,说实话跟着刘厨娘她学了不少东西。

忆及家中娘亲,云娘总觉得是她年老色衰所以纪青才对她冷淡,对于养发护肤格外的热衷,纪澄就从刘厨娘那儿抄了几张药膳方子随着家书寄回去,但她其实更担心云娘的身体,这几年她夜里难眠,通常天明才能勉强睡去,所以这回的方子里头三个都是主治失眠的,纪澄在信里切切嘱咐她娘亲一定要常吃。只是她远在京师,也无从监督,不知她娘亲是否肯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