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页

七星彩 明月珰 795 字 2022-11-22

便是这桃式盒也十分别致罕见,一般的工匠都做不出来,市面上有钱想买也未必能买到,盖面彩漆戗金,上面仙山琼阁、松拔鹤飞,寓意松鹤延年,十分应景。纪澄心忖,这些勋贵世家,手里可能没有几十万两现银,但所有的富贵都体现在这些吃穿用度了,难怪家道中落之后靠典当也能维持许多年的体面。

放下东西后,娟儿和缎儿又垂着眼睛无声地退了出去,等离了偏厅的视线,两个人才你推着我,我推着你的往游廊的廊凳上坐了。

“怎么样,瞧见了吧?”娟儿沉不住气地问缎儿。

缎儿笑道:“我觉着吧,这位纪姑娘和那位苏姑娘该换个位置,纪姑娘生得袅娜纤细,皮肤又白又嫩,倒更像江南水乡的女儿家,若不是身材高挑,还真看不出是咱们北边的女儿家呢。而苏姑娘呢,生得明艳大方,倒是有北地胭脂的气质,就是身段儿矮小了点儿。”

娟儿没见过那位苏姑娘,因此毫无概念,只追着问,“那你说,到底是纪姑娘好看,还是你那位苏姑娘好看?”

缎儿摸了摸下巴,“还真不好说,各花入各眼吧,我觉得纪姑娘更像是,哎呀说不出来,但苏姑娘一瞧就是牡丹花一样的。”

“哎呀,怎么纪姑娘就说不出来了呢?”娟儿追着问。

第6章 女儿堆

缎儿为难地道:“真是不好说的。”她虽然跟在大丫头云锦身边学了几个字,但是要叫她拿词儿形容纪澄还真是不知该如何形容。

“那你说纪姑娘像什么花?荷花?”娟儿不依不饶地问道。

“像,也不像。”缎儿道,“纪姑娘倒是有那么点儿荷花的素净,可是又多了一些妖娆。”

“什么妖娆啊?”娟儿不懂,“纪姑娘看起来可并不是轻浮之人。”

“哎呀,我哪里有说纪姑娘轻浮了,我就说她,哎呀,我也说不好啦,我只是觉得这位纪姑娘,让你看了还想看,忍不住就想偷看她。”缎儿道。

“对、对、对。”娟儿就像找到知音了一般,“我刚才就一直拿眼偷瞄她。”

讨论到最后两个丫头也没在用什么花来比拟纪澄上面达成一致的见解,总归就是她好似比花更鲜活,没有一种花能概括她。

且说纪澄在偏厅里坐了会儿,不经意地打量了一番四周的陈设,喝光了那盏杏仁露,的确如那个小丫头所说,十分鲜甜可口,入口香滑柔顺,便是那芙蓉糕,她也尝了一口,鲜花入脯,十分馨香。

最妙的是这些东西都做得十分精致,不像纪家,还只停留在追求口味儿上,好吃就行了,样子看得过去就行了,反正都是要入口的。

末了,纪澄端起茶杯扫了扫四周,那小丫头娟儿就灵醒地端了个雕漆小盂过来,纪澄道了一声谢,用茶水漱了口,吐到旁边的雕漆小盂里,从袖中荷包里拿了一小块薄荷香丸出来含在嘴里。

刚做完这些事儿,那位春蝉姑娘就走了进来,“纪姑娘,老太太问起你了,请跟我来。”

纪澄进到芮英堂的正堂时,里面已经或坐或站了半屋子的人,正中一张短榻上坐着一位穿酱红地八仙庆寿刺绣袍的老夫人,头上戴着一条酱色暗纹抹额,中间镶着拇指大一块和田玉,头发里已经显出银丝,但是精神十分矍铄。沈老夫人长着一张银月脸,既慈祥又和蔼。

沈老夫人身边还坐着一位老夫人,穿着南边儿这两年才时兴起来的五谷丰登纹的袍子,大约就是那位打南边苏州来的老太太了,她几乎已经是满头银丝。

纪兰此时正坐在老太太的左手第三张椅子上,她前头是一个四十来岁的圆脸夫人,生得白白胖胖,很有福相,一看就是养尊处优的人物,穿了身紫地三多纹织锦袍,袍上绣着蝙蝠、寿桃和钱币,因此称三多纹。那手上带着一个翡翠戒指,纪澄一眼望去,就能看出那翡翠的成色来十分潋滟稀有,近十几年已经很难找到这样好质地的翡翠了,一看就有些年头了,而纪兰昨日手上那枚的翡翠就显得没有这块水灵了。

纪澄想着,这位估计就是纪兰口中侯府嫡女出身的二夫人黄氏了。上一次纪澄来沈府小住时,这位黄夫人正在生病,她没有见着。

沈老夫人的右手边也坐了一溜的人,都是小一辈儿的姑娘,沈萃就在其中。

而右边第一人是个瞧着十分娇小玲珑的女子,但生得明艳万端,叫人一见就挪不开眼睛,叹一声天底下竟然还有这等美貌的女子,眉横春山,眸映秋水,肤若凝脂,腰如约束,当真如《诗》里那位蛾眉螓首的庄姜般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