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页

楼书办如今已经是县衙红人,洪知县走,他可不走。他对秦家已经不再是之前那样,如今可是恭恭敬敬的,还要教训同来的那些胥吏们,“这可是桃源秦家,以后都要恭恭敬敬的。”

小子们都点头哈腰的,连说要的要的。

之后大家又抓紧时间种麦子,农闲的时候,又要出夫,继续挖水渠。

春种之后那次出夫水渠就已经挖到了桃源村前面,在一段时间,将这段水渠和北边连上,以后就可以通船了。以后除非是大旱灾之年,桃源村也就不会再缺水种庄稼。

有了水,水车就更加方便,除了秀瑶家,另外几户人家也纷纷合伙打造水车,这样就不必再每次都挑水种地,可以省很多力气和时间。

九月里,麦子已经种上,农活基本也没多少,大家又可以清闲一点。

这日,张桂芳喜滋滋地来到秦家,一进门就笑道:“嫂子,今儿我也做了一会儿娇客,快,把你家的好酒端给我喝。”

柳氏放下手里的簸箕,笑着迎上去,“哎呀可了不得了,你这是发了哪门子的风,不喝茶,来要酒喝。”

张桂芳扬了扬手里的帖子,“我这可是喜事。”

柳氏就知道了,这是来给徐振宜提亲了,前段时间她已经和家里人商量了,觉得徐振宜不错,是个好孩子,关键的是秀娴也认识,对他有好感,再去找别人,未必有这样知根知底的好,所以她也同意了的。

她就让张桂芳进屋,又去叫了秦大福回来,三人商量,反正是早就说好的,如今先换庚帖,回去过几天,再来下小定。

因为定亲事宜都是媒人和双方家里操办,根本不需要男女出面,所以徐振宜不在家倒是也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