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页

看得出来,是特意打理过卫生才来的。

他这样认真,给大家留下不错的第一印象,很多妇女都夸真是个俊小伙。

张根发大声道:“这是咱们识字班的老师,姓魏,名生金,大家鼓掌欢迎。”

掌声噼里啪啦的响起来,非常热烈。

第一排的莫茹和周明愈尴尬地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几乎憋不住的笑。

这名字比起史珍香、杨伟等名字不遑多让,很让人听音生义啊。

魏生金走到讲桌前,从桌上粉笔盒里拿了一块粉笔头,转身在新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他回头笑道:“这三个字念魏生金,是我的名字,请同学们记住。”

他扫了一眼,视线在莫茹和孩子身上停了停,然后又在纳鞋底的妇女身上顿了顿,最后笑道:“前几年识字班是大辫子女青年的代名词,现在识字班里不见大辫子啊,想必在座的诸位有识字班毕业的吧。”

正规的识字班当然不是莫茹和周明愈那样去两天就行的,而是上满三年才给发毕业证的。

果然有人就笑起来,“魏老师,俺出嫁前在娘家上过识字班。”

这个莫应熠和金枝儿不懂,莫应熠拽拽莫茹的袖子,小声问:“姐,说啥呢?”

莫茹摇头,“我问问你姐夫。”

周明愈就小声给她解释一下。

建国初期的时候,村里流行识字班,比现在可热闹。那时候以为刚解放建国,识字班都是十六七到二十左右的女青年们。她们对妇女解放充满了幻想,不但组织扭大秧歌、唱歌等文艺活动,同时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追求自由爱情、批判封建恶婆婆和封建包办婚姻是她们最热衷的。

“扭呀扭呀扭呀扭,一扭扭到十八九,爹娘不给俺说婆家,俺就跟着个同志走呀,同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