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页

东来把甄庆明刚刚写的文章递给众人,“看看先人是怎么看待父子关系的。”

甄庆明的文章开头拿舜做例子,舜的父亲需要舜时,舜总能及时地出现在他父亲跟前照顾父亲,每当他父亲要杀他时,舜不是坐着等死,而是逃之夭夭。

接下来,又点出曾子受杖后孔夫子的态度,随即问,“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这种话孔夫子能说出来么?”

“……不能!”众人细细一想,顿时羞的脸红,孔圣人如果说出类似言论,他也不会被后来者尊为圣人。

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言论他们听多了,说的人也多了,就误认为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从未想过这种言论是不是一偏之见。

“既如此,都说说吴大明随意打骂孩子,小五郎被他打的半死,这事该怎么办?”甄庆明问。

这可难为了这帮书呆子,“单凭大人处置!”

“外面听审的百姓如有异议,觉得本官乱判,该怎么办?”

“但凭大人做主!”众人不知道甄县令盘算什么,又怪自己学艺不精,此时此刻也不敢坚持己见,乱发表言论了。

甄庆明不禁扶额,“既然你们这样说,那每人把这篇文章抄写十份,然后贴到各个村上,务必让桃源县的百姓都看到!

为人子女必须孝顺父母长辈,但是不能愚孝,调皮的孩子要教训,但不能随意辱骂打他们,如有违令,本官盖以寻衅滋事罪论处!

“是。”众人听到最后一句话忍不住想辩驳两句,不知谁偷偷说句,“大人参加科考时是二甲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