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我抢上一步,跟他并肩往他家走,一边把他怀里的啤酒抱过来几瓶,一边问:“什么事儿啊?你说他也不好驳你的面子吧!是不是又没好事儿?”

大金牙得意地一笑,说:“算你小子聪明,反正他们两个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这年头儿谁跟钱过不去是吧?今天来的这个主儿,说是有个好买卖,你帮我劝劝。”

我进去一看,老胡在这儿呢,没看见胖子,一张大八仙桌上,还坐着些陌生人,老胡看见我,一乐,招呼道:“小何,快过来一起坐。”说着就拉开伸边的一把椅子。

余下的几个朋友纷纷问好,相互介绍中我才知道,这些人都是大金牙的同行,潘家园有名有姓的明器贩卖商,发死人财的。

我与他们随意的客套了几句,就坐了下来。大金牙也在我身边坐了下来,大家喝酒打屁,天南地北的胡扯,无非就什么地方出了上好了玉器,又或者说到什么地方发现了青铜器,甚至四方钱印、秦乐府都翻了出来,再接下来不知道怎么就扯到了女人身上,什么姑娘家的肚兜,绣花小鞋什么的。

几杯老酒下了肚,有几个人的脸明显的变了色,如同是如葬时候姑娘家脸上打的胭脂——不伦不类。但酒也同样有好处,在酒精的作用下,原本还比较陌生的几个人就开始熟识起来。

借着酒盖脸,其中一个留着山羊胡子,瘦得皮包了骨头,如同是倒斗出来的骷髅差不多的老头首先说道:“我说,胡爷,你见过大世面,这里也没有外人,给我们来段刺激的,下下酒?”

大金牙的朋友自然是他的同行,全都在他的嘴里听过老胡的事情。

“是啊是啊,胡爷,给整一段吧……”余下的几人一起附和着,做这行的原本都忌讳这个,可如今在酒精的作用下,粗着脖子红了脸,什么也都抛开了。我估计,就算真来个粽子,他们也会拉他一起喝个老酒。

他们所说的见过大世面,自然是说老胡倒过大斗。老胡过去在部队时候,就喜欢喝酒扯淡娱乐,现在正是让二锅头激励得热血沸腾的时候,也不推迟,当即就清清嗓子,端起酒杯来,道:“既然如此,大家喝了这杯,好听故事。”

大家轰然一笑,忙着都喝了酒,静等着老胡开始侃——

话说:

这个故事发生在解放初期,在南边有个小村叫黑桥村,整个村子里只有三四十户人家。

大家都知道,中国经历了民国时期的军阀割据,动乱得很,杀人放火的勾当,在那年头都不算大事,死人更是平常。接着就是八年的抗战,三年解放战争,死人更是平常事情,那年头,标准的是鬼比人多。

黑桥村虽然小,但在村子南面不到十里的地方,就有一处乱葬岗,密密麻麻的坟头相互挨在一起,到了阴雨天,隔得老远的,就能够看到鬼火深深。

村子的最后面住着一个姓王的老寡妇,无儿无女,单独一个人过日子,但这个寡妇却有一手绝活,那就是接生。村子里不管谁家生孩子,都免不了要叫上这个王寡妇。

这天夜里,已经到了半夜时分,王寡妇睡得迷糊,突然听得门口传来“咚咚”的敲门声,王寡妇一面穿衣服,一面问道:“谁啊,这么晚了,什么事情?”

门口传来一个妇人声音急促的道:“王大娘,我家媳妇生孩子,是难产,急着请你过去看看。”

听说是生孩子,王寡妇忙着就整理好衣服,打开门,却见一个面色苍白、五十左右的老妇人,正焦急的站在门口。门外下着雨,不大,但冬天的雨夜,分外的寒冷,王寡妇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转身过去,点了一个气死风灯,穿上钉鞋,锁上门就随着老妇人走去。

走到半路,王寡妇就感觉到不对劲,他们那个村子就几户人家,她几乎都熟悉,可从来没有见过这个老妇人,而且,黑暗中好像这附近也不是她熟悉的道路,什么时候这里竟然多了这么多房子?茅房、瓦房……密密麻麻的挨着?

难道说——王寡妇越想越是害怕,忍不住就问道:“她大妈,你家住什么地方啊?”

“快了快了,就在前面……”老妇人忙答道。

就在老妇人答话的时候,王寡妇又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情,这个老妇人,竟然没有影子——气死风灯的昏黄的灯光下,她的影子长长的拖在地上,而这个老妇人,却没有影子……

“不好了不好了……”就在老胡的故事讲到精彩的地方,大家都伸着脖子瞪着眼睛听得起劲的时候,门猛然被人推开,一个肥胖的影子冲了进来,跑到老胡面前,急叫道,“老胡,不好了……”